一個國家想要強盛,不僅僅是要軍隊強,經濟盛,最重要的還要民風強,百姓富,如此,才算是真正之強盛。
一路和陳季常閒聊著自己對帝國將來的一些規劃,譬如對道路疏通,對連線南北經濟的隋朝大運河疏通,對發展遠洋貿易等等,顧同的思路,也漸漸的清晰了起來,帝國的將來,在他的腦海之中也形成了一個富有體系的架構。
在這個架構之中,不管是上層統治階級還是底層的百姓階層,都能夠在隋唐兩宋積累的基礎之上,厚積薄發,走向自己的資本道路,這條道路,包含著經濟基礎,包含著思想哲學體系,包含著自然科學研究,同時也有一個利於帝國發展的長層建築,然後幾個方面,協同發展,互相助力,讓這艘已經偏離了歷史軌道的中華巨艦,走的更遠,更高。
清楚的瞭解到顧同的思路之後,陳季常儘管覺得很多想法是匪夷所思的,可是當他拋卻了思想上的束縛之後,還是清晰的感覺到了顧同描述下的帝國該是多麼的強盛,一門門大炮,一艘艘遠洋巨艦,一幢幢高樓大廈,可以飛的鐵鳥,比駿馬還要快的鐵盒子,百姓之家,餘糧可以多到去市集買賣,富庶之家,已經可以擺脫土地的牽絆,架帆遠航,去海外謀求利益`顧同不管陳季常有沒有想像得到未來的世界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模樣,可是,當他將那些後世之中司空見慣的東西分享給陳季常的時候,他的內心之中,深深地感覺到了一陣子輕鬆,就好像原本心中有一個大包袱,這個時候突然去了一樣的輕鬆。
有些秘密,顧同藏了快十年了,十年的時間,太久了,有的時候,這些秘密,會讓他感到孤單,感到沒有依靠,現在說了出來,那麼未來的道路之上,他就肯定不是一個人前進了。
就在顧同和陳季常將駐紮在京畿之地的神武軍、神機營、羽林軍、龍驤軍等等隸屬於中央軍區的精銳部隊視察完畢的時候,突然,錦衣衛指揮使沈復一臉匆忙的快馬從長安城趕了過來,見到顧同,沈復連忙從袖口中取出從金城蘭州西北軍軍統使陳平處發來的八百里快報,一邊遞與顧同,一邊揣著粗氣說道:&ldo;西北軍,錦衣衛瓜州行營,緊急快報,原西夏瓜州指揮使阿琸、西夏宿將籍辣思義率兵投降,西夏故土,全部併入帝國疆域,陳平將軍請示,是不是可以趁此機會,兵鋒直指西遼,向西進軍。&rdo;
顧同一邊聽沈復匯報,一邊看陳平的親筆書,看到信上面說徵討瓜州的時候,軍隊並未太多傷亡,只是阿琸和籍辣思義主動歸降,且兩員大將均表示歸附之後,他的心中就是一喜。
阿琸和籍辣思義的歸附,可不僅僅意味著國朝又得兩員虎將那麼簡單,最為主要的是拿下了河西走廊之後,帝國的勢力就可以向西滲透發展,進而為奪下西域,統一整個中華大地奠定基礎。
可是面對陳平請命西征的親筆信,顧同卻不由地微微的搖了搖頭。命令隨行的哲別找來地圖,顧同指著地圖上面說道:&ldo;此時並不是西征的好時機,一來,天寒地凍,不利我軍遠徵,二來,西遼國經營近百年時間,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三來,西夏各地新降,不能沒有大軍屯守,四者,一旦我軍出河西,征伐西遼,定然會被吐蕃沿湟水谷地斬斷退路,一旦西遼、吐蕃勾結,那麼西征之軍定然危急,是以,不剪除吐蕃,我軍絕對不可輕易言說西征一事。&rdo;
顧同沒有說西遼是他留給鐵木真的戰略誤區,是一個拖住蒙古人的泥潭,既然是給敵人準備的泥潭,那麼他自然不會自己將這裡給填上,何況,要想西征,吐蕃確實是一個難以低估的變數。
陳季常透過顧同的四點不徵之理就感覺到了顧同此時的心思還不在西遼之地,於是就立即以右丞相的身份請示道:&ldo;陛下,是不是讓陳平整編軍隊,屯守河西,同時暗中經營準備,為清除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