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失去吳曦這個屏障或者是遮攔,莫要說會引來趙宋朝廷的不滿以及必然的打擊,更重要的是就算是晉軍擊敗吳曦,佔領巴蜀,也會人心向背,丟掉蜀地百姓的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去了民心,即使贏了戰爭,也是得不償失的。
這就是緣何沈復會為了顧同四處奔走,到處遊說,更在民間不計手段的造勢宣傳,樹立顧同的光明形象,其實歸根結底,就是要讓大軍在擊潰吳曦的軍隊之後,能夠迅速的穩定下來蜀地局勢,進而造成事實上的佔有,到那個時候,趙宋朝廷即使想要動蜀地的格局,也必然要顧及到顧同和他手下的精兵強將的態度與立場。
秦嶺古道之中,大軍蜿蜿蜒蜒順著小道靜靜前行,除了盔甲碰撞之間的鏗鏘之聲,很難發現,此地居然會有四五萬的將士在順著秦嶺古道南下。
顧同騎在馬上,身邊是從漢中秘密趕回來的沈復以及何方、張復亨幾人,陳季常被留到了長安城鎮守,一來隴南局勢未平,二來也是需要在關中儘快招募士兵,以滿足後面戰爭的需要,是以陳季常便被理所當然的留到了長安。
此次隨顧同南下的除開陳平、蕭成、哲別、胥鼎、賀鬍子這幾人之外,還有幾個生面孔,那就是女真降將石抹明安、蒲察官奴等人,尤其是當初將女真軍隊之中有&l;神射手&r;之稱的&l;緋鬲羽翅&r;全部俘虜,是以這次大軍之中,兵力配備之完善,即使遇到的是數倍於己方的女真精銳,顧同都不會有絲毫的擔心的。
更何況,自始至終,顧同都沒有將吳曦手中的十萬人馬放在眼中,先不說晉軍的火炮不是吳曦叛軍可以抵抗的,就是隨軍南下的七千草原騎兵,一個衝鋒,就可以將沒有優良戰馬的南兵擊潰。
顧同考慮的是,應該怎樣才能將戰爭的損失控制到最小,然後將吳曦手中的軍隊控制過來,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將手中的兵力再次擴充套件,況且此次作戰,都是漢人打漢人,只是立場不同,顧同並不想造成大規模的損傷。
聽完顧同的想法,熟悉蜀地情況的沈復立即說道:&ldo;其實吳曦手中雖然有十萬人馬,但是真正聽命於他的也只有七萬人,其餘三萬,分別控制在蜀帥楊輔和瀘帥李寅仲手中,這兩個人,臣初步已有所接觸,雖然他們沒有表明具體態度,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要主公能在漢中擊敗吳曦軍隊的主力,此二人必定會在蜀中相應,從成都、瀘州兩個方向,控制要道,恭迎主公入主。&rdo;
沈復一直以來的活動,顧同其實都有透過錦衣衛系統有所瞭解,但真正聽到沈復居然已經做了這麼多人的工作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一些驚訝的。讚賞了沈復一番之後,顧同一邊點頭,一邊說道:&ldo;楊輔和李寅仲雖然有意向,但也並不是那麼可靠,真正要發揮力量的其實還是我們自己,我聽說你在離開漢中之前,已經秘密接觸到了漢中吳曦軍中的一些將領,可有把握,在我軍兵臨漢中城下的時候,讓他們反戈一擊,開門迎我軍入城?&rdo;
沈復想了一會兒之後,表態道:&ldo;臣也不敢肯定,因為楊巨源、李好義、李好古等幾位將軍,雖說有意除賊,但是因為他們只是吳曦軍中的下層軍官,又被吳曦的嫡系所排擠,其實也掌握不到很多軍隊的,而且楊巨源、李好義等人,也只是想透過刺殺的方式,直接除掉吳曦,進而控制軍隊,但是臣下覺得此舉可能會破壞主公南下的意圖,是以就旁敲側擊的讓他們取消了這個計劃,轉而等著主公的軍隊下散關,兵臨漢中的時候,再舉義事。&rdo;
這一次可不止顧同了,就連張復亨、何方二人都點頭稱讚不已,只聽張復亨看著沈復說道:&ldo;沈大人此舉實在是妙,說實話,我和主公之前商議的時候,還真的怕大軍開拔之前,就有人把吳曦幹掉,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