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君之位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蒙古人真的攻破了中興府,那麼沒了江山社稷,這個儲君的位置爭來奪去又有何意義?
李承禎的擔憂,也讓李東元、昧克二人一陣警醒,不過在權衡了一番得失之後,昧克還是說道:&ldo;太子,就算沒有了高逸父子,難道我煌煌一個大夏國還找不出來可以代替高逸二人的將領嗎?&rdo;
就連李東元也能聽得出來昧克言語之中的不滿,也是,同為軍中將領,眼見著所有人都將克夷門得失的重任寄託在了高逸父子頭上,昧克又怎麼會服氣?
看著氣鼓鼓的昧克,李承禎心中也是一笑,暗道自己怎麼就這麼不信自己人呢?
正當三人為了高逸父子可否調離這件事情商榷的時候,東宮黃門前來傳報,言說中興府城門校尉吳庸前來拜見。
&ldo;吳庸?&rdo;李承禎回憶了一下,覺得和此人沒什麼交情,是以想也不想的就想據在門外。
倒是昧克一臉疑惑的將李承禎攔了一下,並且說道:&ldo;殿下,吳庸乃是我昔日的副將,前番因為顧同攻打兀刺海城的時候守城不力,後來回到中興府被齊王貶謫為了城門校尉,此人也頗有一些見識,既然他來求見殿下,想必是有些說辭的,何不見一見?&rdo;
聽到吳庸乃是昧克昔日的下屬,李承禎也愣了一下,加上昧克的說辭,李承禎轉念一想,軍中多一個投靠者也沒什麼不好,是以就讓小黃門帶吳庸到宮中見面。
話說吳庸在東宮之外也很是忐忑,畢竟李承禎貴為太子,見不見他還是一回事情呢。不過當小黃門出來帶他進入東宮的時候,他就知道,說服李承禎的事情,不離十了。
&ldo;末將吳庸,拜見太子殿下。&rdo;吳庸見到李承禎,倒頭就拜。
李承禎很是享受的點了點頭,然後含糊著聲音讓吳庸起身答話,&ldo;吳將軍,今日到本宮這裡,不知有何指教?&rdo;
吳庸低著頭,打量了一下坐在李承禎下首的李東元和昧克二人,尤其是看到昧克的時候,就明白自己能夠進入東宮見到李承禎,怕就是昧克出的力。又想到好大喜功的昧克在這裡,吳庸更加覺得說服李承禎,離間高逸、高良惠和西夏朝廷的把握越大。
&ldo;殿下,不敢言說指教二字,只是臣聽聞滿城風雨,都說齊王要奪殿下的儲君之位````&rdo;
&ldo;大膽,吳庸,你可明白你是在說什麼!&rdo;聽到吳庸大大咧咧的說李遵頊要奪自己的儲君之位,李承禎一下子就跳了起來,指著吳庸的鼻尖就打罵了起來。
看著惱羞成怒的李承禎,吳庸闇暗一笑。此番話,正是要激起李承禎的怒氣,讓他昏了心智。
等著李承禎罵完了,吳庸這才又慢慢悠悠的辯解道:&ldo;殿下,請您莫要生氣,末將今日前來,不是說這些話給殿下聽的,而是為了鞏固殿下的位置前來。&rdo;
果不其然,怒火上頭的李承禎,聽到了吳庸這番轉折性的話語,立即就問道:&ldo;吳將軍到底要說什麼,還請明言。&rdo;
儘管這番話,還是顯得有些怒氣,可是吳庸也好,李東元、昧克也罷,都聽出來了李承禎其實對吳庸的話起了興趣。
吳庸按捺住心中的欣喜,故作鎮定說道:&ldo;當今天下,能夠威脅到殿下儲君之位者,齊王是也,齊王所依仗者,軍功是也,如果殿下也能建立不世功勳,則陛下定然會改變對殿下的感觀,失去了陛下的青睞,齊王又怎麼可能和殿下您相比較?失去了依仗的齊王,也自然不會威脅到殿下的地位,如此,則殿下儲君之位,牢不可破也!&rdo;
頗有幾分縱橫之士風範的吳庸,說完這番&l;肺腑之言&r;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