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昌話含試探,卻絲毫不落下乘,尤其強撐著讓顧同先說,如此,他才好討價還價。
可是他忘了,現在他是案上之魚,顧同是操刀之人,兩者本就不對等,哪裡來的什麼討價還價的資格?
&ldo;困獸猶鬥,三位乃世之英傑,顧某不得不小心應對啊。&rdo;
顧同不著急,一邊品茶,一邊和羅世昌打起了太極,反正這是他的主場,他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打磨羅世昌三人。
~~~~~~~~~~~~~~
比起五虎山軍營的道語機鋒,克夷門前,則是真刀真槍的血光劍影。
雖然高良惠對於顧同有幾分忌憚,但是登上城樓一看,發現敵人果真只有四五千人,只少不多,他的內心就忽的有活絡了起來。
而且當發現被顧同派來較陣的乃是一個蒙古蠻子的時候,之前的敬重,這個時候蕩然無存。
高良惠此刻覺得,顧同更多的是浪得虛名,徒有其表,遠不如眾口相傳的那麼厲害。
是以當克夷門鎮守將軍趙梁棟請命出城會敵的時候,高良惠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是騾子是馬,總的拉出來遛一遛,不管顧同到底是不是那麼厲害,高良惠都打算會上一會,在進行下一步的安排。
本就對顧同沒怎麼上心的趙梁棟,得了軍令,立刻點齊兵馬,共計七千人,出門迎敵。
兩軍交戰,按理來說,總的是雙方各自擺開陣勢,兵對兵,將對將的較量一番,此番出戰,趙梁棟也是如此安排,可就在他剛剛下令,讓麾下將士整頓隊形,以應對金兵的時候,哲別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待夏軍站穩腳跟,立刻揮兵來攻。
有心算無心,有備攻不備,結果可想而知。
哲別帶來的兵馬,均是清一色的騎兵,各個英勇善戰,精力了好幾場大戰,都是經驗豐富的老兵;趙梁棟雖然帶了七千兵馬,號稱精兵一萬,可是大多數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在戰場上都是小白鼠一樣的存在。
等到哲別一馬當先,陳平、賀鬍子、三娃子、杜謙幾員虎將分兵出擊,衝鋒到夏軍陣前的時候,夏軍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這是個什麼情況。
不是說好的排兵布陣,再來迎敵嗎?
不是說好的站穩了再打,怎麼俺還沒有站穩你就出兵攻擊?
夏軍各個眼含淚花,無力的對天控訴金兵的無恥行徑,但是殘酷的事實告訴他們,控訴無效,反抗無效。
哲別手中彎刀揮動,一連斬下三名夏軍,理也不理沖他而來的趙梁棟,繼續向前衝鋒。
以哲別為刀鋒,整個西京軍就像是一把利刃一樣,狠狠地扎進西夏軍隊的陣防之中,也不掉頭,更不理會兩側敵人,一往無前,如長虹貫日一樣,準備給趙梁棟好不容易佈置起來的軍陣來個透心涼。
趙梁棟身在其中,還不太清楚,可是克夷門城牆之上,高良惠卻看得清楚。
在西京軍的強力攻擊之下,西夏軍陣不自覺的一分為二,敵人的意圖,也開始明顯。
&ldo;這是要撕破我軍陣防,然後趁勢還擊,殺個回馬槍,一分二,二分四,把我軍陣防撕裂成一個一個的小單位,再合而圍之,圍而殲之,金兵好手段啊!&rdo;
高良惠也是將門虎子,深的其父的精明,只看了一小會兒,就大概明白了顧同軍隊所圖。
此時,他再不不敢小覷顧同,知道顧同確實厲害,知人善任,之前對於&l;蒙古蠻子&r;哲別的蔑視,也漸漸收起。
高良惠的身後,一干西夏將領,也開始為身處陣中的趙梁棟擔心,任是誰都能看的清楚,現在的局勢,金兵佔據優勢,而自己一方,漸漸落入下風。
&ldo;指揮使,我看不如鳴金收兵,不然趙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