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別咬了咬牙,一臉肅穆的將這件著實危險萬分的事情攬了下來,不過縱然如此,顧同卻依舊覺得讓哲別帶著本部七千人馬對戰擁有漢中城五萬人馬的吳曦,確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不過散關形勢,又不容大軍盡數南下,是以此任務,只好讓哲別去完成。
哲別面色凝重的離開了顧同的帥帳,就帶著親兵,悄悄動員七千草原騎兵,此一役,繼續擔當尖刀任務的他們,所要承受的,必定是艱難於以往十倍的戰鬥,腦海中稍微一想,也能明白,當夜晚離去,日光再次照耀大地的時候,漢中城下,會是多麼的慘烈。
防備吳曦棄城而逃,雖然著實緊迫,但是擺在眼前的卻是大散關的雄偉壯闊,拿不下大散關,其實後面的事情也都是白白擔心,因而在做好了對哲別的動員之後,顧同就將目光再次轉向晚上的戰鬥之中。
星月交替,當黃昏散去,黑夜籠罩大地的時候,空氣之中的緊張氣氛,不由得再次一緊。
不管是城中收到祿禧命令準備夜襲晉軍大營的一應吳軍,還是準備趁著祿禧出城之際就奪門而入的蕭成所部,都是人心突突的跳動著,隨著時間的一點點流逝,其實最為緊張的卻還是要數擔當內應,準備星夜起事的李好義、李好古二人。
&ldo;兄長,城中已經確保萬無一失,你說,晉王真的能夠將祿禧擊潰,奪城門而入嗎?&rdo;李好古看著李好義,臉色之上,滿是惶恐不安,雖然剿除吳曦叛賊,是他的心願,但是在兩萬多人防守的大散關前起事,不管是誰,都難免要心思惶惶。
李好古也同樣不安,不過已經準備就緒的他,還是有一些決斷的,望了眼窗外的夜色,李好古說道:&ldo;事到如今,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吳曦叛賊,賣國求榮,實在是兒皇帝第二,虧得吳階、吳璘兩位老將軍一世的英名,全讓他毀了!今夜,你我兄弟興起義兵,替天行道,城外又有晉王大軍作為策應,奪城之事,焉能不成功?二弟且安心準備,今夜我隨祿禧出城之後,城內的事情,可都要交給你了。&rdo;
按著事先的商量,李好義要隨祿禧出城,準備&l;襲營&r;,實則是要在城門口舉事,為晉軍入城製造機會;而留在城裡的李好古卻也同樣任務繁重,等到祿禧領軍出城之後,李好古不僅要繼續聯絡士兵儘可能的將吳現的退路截斷,另外,還要保證散關軍營之中餘下的一萬五千多將士不會趁著夜色鬧事,是以對於李好古究竟能否控制住局面,李好義還是相當的擔心。
為了讓兄長放心,李好古儘可能的讓自己平靜下來說道:&ldo;兄長放心就是,城中也已聯絡到的兄弟都已經翹首相盼了,只要晉王大軍入城,則大勢定矣!&rdo;
李好義點了點頭,又對李好古說了一番,然後就起身,帶著百餘名心腹,往祿禧營中走去,子時時分,李好義將率領這些人隨著祿禧出城`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而去,當沙漏將時間流逝到子時那一刻的時候,寧靜的大散關突然有響動了起來。
祿禧一馬當先,率領著精挑細選的兩千餘名士兵,悄然離開軍營,就準備星夜出城偷襲晉軍大營。
隨著&l;吱嘎&r;的一聲巨響,大散關緊緊關閉了數日的城門終於又打了開來。
一個個士兵,隨著祿禧,魚貫而出,不多時,兩千餘人的隊伍,就全部離開了城門。
就在守城計程車兵想要關閉城門,以防備晉軍偷襲城關的時候,突然,走在夜襲隊伍最後面的李好義,打起了一個手勢。
守兵尚且沒有搞明白李好義突然轉身是要做什麼,可是接下來,隨著一聲&l;動手&r;,就看見跟隨在李好義身邊的一百多號人突然返身,只快走幾步,就將城門堵實。
守兵再傻,此刻也明白了李好義要做什麼,可是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