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散揆也感受到了朝堂中大小臣子的目光,他的心中也是一時難以取捨,戶部尚書張嘉貞不是他的人,按理說他本沒有必要為張嘉貞說話,可是作為丞相,總攬全域性,他又無奈的發現,張嘉貞或許是平息這場錢荒最好的人選&ldo;陛下,臣覺得還是速速將這場錢荒應對過去的好,至於張嘉貞的罪過,還是等到錢荒之後再做決斷。&rdo;最終,僕散揆選擇了一個折中的辦法。
張嘉貞也感到自己的官運就此為止了,所以也不爭辯,只是對完顏璟說道:&ldo;陛下,臣執掌戶部,卻不能提前掌握市場動向,以致釀成大禍,臣願意擔當罪名,惟願皇上能夠允許臣戴罪立功,等到平息了這場錢荒之後,再讓臣上書告老。&rdo;
告老告老,張嘉貞正值壯年,卻不得不如此說,因為他明白,自己這是擋在了完顏襄、完顏匡、僕散揆這些女真人勢力的路上了,只有自己離開了,他們才能安插自己的人進來````完顏璟本沒有責怪戶部的意思,但是現在幾位重臣均是如此說,他也不得不順著完顏襄等人的意思說道:&ldo;張卿家執掌戶部,無功有過,但是現今錢荒危急,朝廷又沒有合適人選,張卿就暫任戶部,等到這次錢荒平息之後,再做處置!&rdo;
面對這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張嘉貞也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因為他已經對女真朝廷開始失望```看著張嘉貞落寞的背影,處在朝堂最後的顧同心思卻是一動,在他看來,這或許是拉攏朝廷漢臣的一個機會!
張嘉貞的事情,在吵吵鬧鬧之中,總算是擱置到了一旁,完顏璟又將話語轉到錢荒的事情上:&ldo;眾位愛卿,方才張卿家也說了,為今之計,就是要先弄清楚錢荒究竟影響怎樣,以及範圍有多廣,是隻有中都城一家還是國內其他地方都是,唯有將這些搞清楚,才能拿出最合適的法子出來!&rdo;
&ldo;陛下所言甚是,臣建議,立即派出觀察使,奔赴五京、各路治所,調查這次錢荒的影響,然後迅速匯報,然後再做主張。&rdo;張萬公上言道。
張萬公的話,引來了群臣的一片附和,可是顧同卻輕輕的搖了搖頭。
水已經決堤,不去思慮如何治水,卻是想要看看水有多大,這一來一去,損耗的時間,無疑會讓災難更加的嚴重。
顧同站在最後,想了一想,最後決定還是應該讓完顏璟意識到解決這場錢荒的法子,而不是將心思耗費在其他事情上,然後讓無辜百姓受災受難。
&ldo;陛下,臣覺得,張大人所言雖在理,可畢竟是長久之計,要知道災情如火,不能等,更不能拖延,臣建議,應該迅速救市。&rdo;說到救市,顧同看到完顏璟一臉的迷茫,於是就解釋道:&ldo;就是應該迅速鑄造新錢,向民間按照以前的價格採購貨物,將鑄造的新錢花出去,這樣老百姓才能迅速有了可以購買的錢財,而朝廷用以前的價格買賣貨物,無疑可以起到平抑物價的作用,如此,雙管齊下,才能在最快的時間,將這場錢荒平抑下去。&rdo;
顧同的話,說的邏輯很清楚,一席話畢,就算是對經濟一道絲毫不懂的武夫這個時候也明白了一二,而顧同言語之間透出來的資訊,更是讓仁政殿內所有人震驚不已,他們沒有想到,原來對付錢荒,還可以用這樣的法子。
以前的時候,但凡有錢荒,朝廷只知道鑄造新錢,然後用政令勒令商人將物價放低,然後再將新錢兌換到市場中去,什麼時候還知道原來還可以透過朝廷買賣的方式打壓市場價格。
眾人驚訝的看著處在最後的顧同,現在才真正看清楚,這個朝廷新進的晉北候不只是會打仗的一個武夫,原來對於經濟之道還有如此深的涉獵。
張萬公、張嘉貞也是神情複雜的看著顧同,在他們看來,這個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