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舉背後,有崇尚漢學的金章宗完顏璟的提倡,更有以士林領袖,北地儒學大家趙秉文老先生的力行躬踐,無數儒學教化者的追隨和奔波努力。
對於這些文化上的事情和變動,顧同只是偶爾閒暇時分聽一聽大戶人家出身的何方老先生講過一些,不過始終覺得離自己很遙遠,加上後世的時候,唯物史觀的影響,讓他對於程朱理學、陽明心學一向的敬而遠之,所以對這些都不甚瞭解,感觸也不深。
可是今日,在觀看了比柳三變的葬禮要華麗有據、步步依禮、堪稱苛刻一百倍、一千倍的夾谷清臣的葬禮之後,顧同這才真正的領悟到了,士農工商,四民階級所差之大。
理學之理,不僅是在&l;存天理、滅人慾&r;,更是在&l;君君臣臣父父子子&r;、三綱五常這些禮教規矩。
顧同不清楚理學的創始人朱熹,作為一個有著尼姑庵、強霸子媳等等惡行的文化流氓,緣何會成為禮教的代言人,但是,再認識到禮教的威力之後,顧同心頭更多的感慨是為自己慶幸,為芸娘慶幸,為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慶幸。
要不是趙秉文倡導的北地官學還沒有完全建立,再加上戰火連綿,老百姓更加註重的是如何吃飽肚子,如何活下命來這些最為現實的問題,對於禮教綱常這些東西沒有精力去理會,自己也不可能順順噹噹的將自己的孀嫂芸娘娶進門來。
倉廩實乃知禮節,能夠順當的娶到芸娘,顧同將這歸結為亂世之中的恩賜。
&ldo;還好還好,北地的女人還沒有束腳,理學也沒有經過宋理宗的大肆提倡,這一切,總有機會改變!&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