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6頁

&ldo;只是副留守。&rdo;顧同謙虛的再次向範承吉行了一禮,接著又將自己的行程做了一番描述,如此,等二人從總管府外來到府內會客的客廳之時,範承吉也算是對顧同升官的本末有了一番瞭解。

聽聞驍騎營計程車兵部分患了凍瘡,知曉北地地理氣候的範承吉深知此病絕對不能拖延,因而連忙派遣自己的親兵拿著太原府尹的令牌去城中幫顧同尋找郎中和藥材,又遣府上衙役,從太原府庫運上一些物資出城,也算是慰勞大軍連日趕路的辛苦。

&ldo;可真是感謝範大人了,若是日後大人有所需要,且請對文和之言,今日之情,他日終將報之!&rdo;面對範承吉的一連好意,顧同不好拒絕,就只能承受。

&ldo;客氣了,客氣了。&rdo;範承吉深知官場之上一個好漢三個幫的道理,因而對於顧同的感謝,只是搖首,看似毫不在乎,其實是想著能讓他就此深記。

等顧同進到客廳之中,這才發現,滿大廳高客雲集,各個儒士打扮,風流倜儻,遠不是一身風塵僕僕的自己可以比擬的了的。

正當顧同滿臉詫異,不知道該是如何稱呼,如何招呼的時候,範承吉收起官員之氣,帶著幾分尊敬,將顧同拉到人群中間,介紹的說道:&ldo;剛才諸位不是在想著是那個人值得我範承吉出門遠迎嘛,呶,就是這位大人。&rdo;

&ldo;嘶、、、&rdo;

範承吉出門遠迎顧同的時候,滿屋子的儒生就在想著是什麼樣的人能夠讓範承吉一方諸侯出門遠迎,可是沒想到範承吉再次進門之時,確實給他們介紹給一個年紀輕輕的男子,說不上那裡特殊,哪裡吸引人,眾人一邊吸氣,一邊疑惑的望向範承吉,心想著莫不是這廝再同自己開玩笑?

顧同見到眾人如此表情,大概卻也能猜到幾分眾人心理,也不氣惱,大大落落的自我介紹道:&ldo;小子顧同,表字文和,家中排行第三,亦稱三郎,得蒙聖上恩情,半月前被擢升為西京路副留守、大同府尹,若是日後諸位賢達去了大同,有用得著我顧某人的地方,但請直言就是!&rdo;

顧同介紹完畢,眾人不僅沒有解惑,反而更加的心驚。

要知道,顧同此時的面貌看起來絕對不能超過三十歲,那也是因為連日來的趕路,讓他顯出了幾分蒼老,可是,就算是三十歲,作為一個漢人,能夠擢升為西京留守、大同府尹的職位,眾儒生心中再次驚詫。

所幸的是,人群之中,卻亦有人聽過顧同的大名。

&ldo;莫不是長安城中,信筆寫下《摸魚兒、雁丘詞》的顧同顧文和?&rdo;先前被範承吉尊稱為老大人的儒士起身,再次打量起顧同。

&ldo;正是在下,區區曲子,不通達理,諸位賢達,可莫要恥笑。&rdo;顧同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聽過這首詞,不過轉瞬一想,也就釋疑了,要知道歷史上,當元好問十四歲做出此曲之後,一時間神州大地,不分南北,皆是傳唱,放到後世,那絕對就是一首紅遍大江南北的神曲級作品。

&ldo;啊,竟然果真是關中才子顧同顧文和,諸位,諸位,你們不是以前都不肯相信那首曲子是一位無名之士所做嗎?現在人家真人就站在諸位身前,豈不是最佳的辨認機會?&rdo;

儒士此言,不過是一句調笑之語,這個時候,誰還敢懷疑堂堂一方要員的顧同會沒有做過這首驚艷千秋的大作?估計這個時候誰要敢質疑,誰要敢說顧同沒有做過,這些人肯定第一個衝上去為顧同辯解。無他,只是因為顧同太年輕了,年紀輕輕就能榮任一方高官,若是再沒有一些其他的特殊佐證,他們是打死都不能接受的。

人有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奇怪,當一個人特殊的時候,你會覺得他特殊,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