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一個版甚至半個版,拖拖拉拉也是一天,這樣的工作效率是不行的”在我以前工作的濱海晨報和我瞭解的東山晚報,編輯中心的編輯每一個人都要負責兩個以上的版面。效率很高。為什麼別的媒體能做到。我們的人就做不到?嗯?其實。這就是問題。”
“據我所知。我們房山晚報雖然不過是一個市級媒體,但在編與不在編的記者編輯人數比東山晚報還要多”這麼低的發行量。這麼多的人手,這意味著什麼?”
安在濤嘴角一曬,輕飄飄地幾句話就把馬羚堵的面紅耳赤,哆嗦著嘴唇
劉唐坐在那裡掩嘴暗笑,心道你這老女人是自作自受,你竟然敢跟他鬥嘴辯論。當初我都搞不過他,何況是你!
劉彥望著安在濤英挺淡定的面孔,想起如今兩人的纏綿情濃,又想起以前兩人的“針鋒相對”心頭盪漾起異樣的情愫,臉色浮起一抹淡淡的紅暈來。
“各位同仁。關於晚報的市場拓展問題,我有幾個想法,在這裡跟大家探討一下。我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天我去一個朋友家,看到燃氣公司的抄收員在小區裡挨家挨戶地抄收燃氣表和進行戶內安檢,我就在想,我們房山晚報可不可以與燃氣公司合作,他們的抄收人員為我們兼職推銷報紙訂閱。我們給燃氣公司免費做宣傳。或者給這些每日都要進入千家萬戶的抄收員一些物質獎勵,讓他們替晚報現場徵訂。”
劉唐眼前一亮!朗聲道,“倒是個不錯的主意,只是,安書記,我們報紙的口碑不好,市民未必會訂閱呀。”
“劉部長。可以採取一些刺激訂閱有獎徵訂的措施。譬如,每訂閱一年的房山晚報,你們獎勵他一小桶花生油。其實。對於小市民來說,訂閱報紙主要是獲得一點資訊,其實看什麼報紙都差不多,有了一桶花生油的刺激,足以讓很多人捨棄其他報紙轉訂房山晚報了。”安在濤微微一笑。
劉彥若有所思,抓過張箜遞過來的話筒朗聲道。“可是,一桶花生典市場價要幾個塊,晚報一年的訂閱價也才不過!田元,這樣我們豈不是要賠本賺吆喝?”
“劉部長。這是先期投入,算是一種廣告費用吧。只要訂閱量上來了,晚報就佔有了市場,就會不斷有廣告商找上門來,對於一斤。報紙來說,廣告的巨大收入足以衝抵這一點獎勵消費了。只要有廣告,這點小錢還算什麼?更重要的是,等晚報穩固了市場。就可以漸漸取消這種獎勵我估計,如果有效的話,堅持半年左右就可以了。”
安在濤的話引起了在場很多人的深深思考。確實,安在濤的建議,是一個可以考慮可行的市場拓展方法。
安在濤站在那裡侃侃而談,神采飛揚,臺下一些女記者編輯都看得目光火熱。到最後,有些大膽地女記者竟然跑上來給安在濤握手並索要簽名。會場上的氣氛慢慢變得熱烈起來,張楠見肖群也上臺去跟安在濤合了一個影。就壯著膽子跑上來,紅著臉小聲道,“安書記,我能不能跟您一起合個影?”
“好的。”安在濤笑了笑,就在演講臺後跟張楠並肩站在了一起,而晚報的一些個攝影記者則晃動著照相機,閃光燈不住地咔嚓著。
望著被一群女記者鶯鶯燕燕包圍著的安在濤,劉彥的柳眉兒深深皺了起來。她擺了擺手,向張箜掃了一眼。
張箜乾咳了一聲,“好了,今天的開幕式到此結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感謝安書記今天到會做的精彩演講”
,
劉彥在房山日報的辦公室。
安在濤跟在劉彥背後走了進來,掃了一眼。見這間辦公室非常寬大,足足有幾個個平米,裡面裝修非常豪華。地板是鋥亮的大理石,牆壁都包著米黃色暗色調的桌布,一張豪華的老闆桌,兩排真皮沙發,中間還有一個時下比較時髦的生態魚缸,裡面正遊戈著幾天安在濤也叫不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