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梅的辦公室坐下,張春燕還沒有開口,冷梅就向封曉春瞥了一眼,笑道,叫小制長,有沒有通知安縣長他出身媒體,有媒體的朋友爾。口呆訪。由他來接待一下比較合適。”
封曉春搓了搓手,低低道,“冷書記,我已經給安縣長打過電話了,但是安縣長的電話打不通,一直都在關機,聽說安縣長上午在城郊鎮組織專案論證會,現在可能是在接待省裡來的專家…”
冷梅那細長好看的柳眉兒輕輕一跳,擺了擺手沉聲道,“給縣府辦,的馬曉燕打電話,讓安縣長馬上過來一趟!”
張春燕坐在冷梅辦公室的沙發上,白哲清秀的瓜子臉上。那一雙靈動的大眼睛眨了眨,突然笑道,“請問冷書記。您所說的出身媒體的安縣長,是不是原來房山市新聞辦主任、當過記者的安在濤?”
冷梅回頭來望著張春燕,淡淡一笑,本想說“你們不是他找來的嘛”但話到了嘴邊卻成了這般:“呵呵,沒錯。張記者認得我們的安縣長?”
張春燕眨了眨眼,嘻嘻一笑,“冷書記。我跟安縣長打過兩次交道,哎,我們媒體的同仁有時候都感到遺憾,這麼一個文字有深度才華橫溢的記者就這麼陷入了蠅營狗芶的官場上”真是可惜!”
張春燕話一出口,才感覺有些不妥,趕緊有些不好意思地掩嘴閉口不言。當著一個縣委書記的面。說這官場“黑暗”豈不是當面打人家的臉嗎?
不過,作為省報記者,面對下面的一個縣裡的官員,張春燕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作為省報記者,她們經常跟省裡市裡的頭頭腦腦們打交道,一個縣級幹部還不足以帶給她們太大的“威懾力”
冷接淡淡一笑。“張記者。我們現在就開始採訪?我們先來,等安縣長來了,再讓他跟你們講講!”
“好的,冷書記。”張春燕開啟了採訪本,沉吟了一下,然後就抬起清秀的臉蛋來。深深凝望著眼前這今年輕美豔氣質有些冰冷的女縣委書記,“冷書記,我們接到讀者曝料,說是歸寧縣賣了一條馬路,呵呵。我們來到縣裡之後,才發現不是賣馬路,而是縣裡把這條馬路的冠名權拍賣給了一個企業”
“請問冷書記,縣裡這樣做,究竟是基於一種怎樣的想法?這樣的做法有沒有法律和政策上的相關依據?”
冷梅笑了笑,“首先說,我們這種做法完全合法,經過了上級有關部門的審批,同時,我們也組織了群眾民意調查,大多數的群眾還是支援縣裡的做法的封局長,是不是這樣?你馬上讓人把報審批的手續和民意調查資料都給兩位記者同志影印一份過來。”
封曉春趕緊點頭應下。
冷梅瞥了一眼封曉春出門去的身影,繼續道。“南方乙經有城市進行了這種經營城市無形資源的探索,而我們。也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把閒置的無形資源變廢為寶,拍賣所得完全用於了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大緩解了縣財政的資金緊張”兩位記者同志,我個人認為,我們這種嘗試是成功的,成效是明顯的,群眾是得到了實惠的!下一步,我們還會進一步”
安在濤站在冷梅的辦公室門口,停頓了一下,他聽見了裡面的歡聲笑語,暗暗道:看來氣氛不錯嘛!
來了記者採訪,安在濤也覺得有些意外,儘管他的“計刮”中也有這麼一個“環節”但這並非是他的操作使然。自然報道的“走向”就不會指向他所需要的“地方”來縣委的路上,他給東山晚報的奕辰打了一個電話詢問,但奕辰卻根本就不知道這檔子事。
也難怪,奕辰是東山晚報的副總編,這種外出來訪的小選題還到不了他那一級的層面去。張春燕現在是東山晚報熱線新聞部的首席記者,昨天接到歸寧一個讀者的電話爆料,就對“縣政府拍賣道路冠名權”的事兒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跟主任彙報了一聲,就帶著一個實習記者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