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1部分

市車管中心統一調配管理,原則上,各單位一般只保留了一輛專車——即一把手專用的專車,而這一輛車的“檔案”也在車管中心,只不過屬於劃歸各單位代管而已。

車管中心給所有的公車都建立了詳盡的維護運營檔案,一車一檔案,由專門的部門進行日常管理排程。

雖然公車成功收回,但接下來車管中心卻面臨著一個重要的難題:這365輛車,原有365名司機,可收歸車管中心集中管理之後,卻很顯然用不了這麼多的司機。因為公車統一管理調配後,使用效率明顯比以往提高了不少,而隨著出車頻率的大幅降低,一輛車配屬一個司機完全就成了一種浪費。

根據車管中心一段時間的試執行的情況來看,只需要保留180名司機就可以維持車管派車調配的正常執行。這就意味著,要有接近一半的司機要“下崗”。這部分人怎麼安置,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此其一。

在市裡的方案中,司機隨公車一起“移交”到車管中心。但司機的人事關係和勞資關係仍然保留在各單位,也就是說雖然司機日常在車管中心上班,但其工資福利待遇仍然是原單位發放。但這樣一來,因為各單位福利待遇不同,好單位與一般單位之間事實上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造成了司機工作量一樣,但收入待遇卻不一致的現象。

同樣是開車的,同樣接受車管中心的排程奉命出車,但收入待遇卻不同……這又讓很多司機心理不平衡起來,情緒很大。有些甚至直接找到了車管中心的領導,提出了“同工同酬”的合理要求。此其二。

……

……

應該說,市裡的方案因為推出太急,在這方面考慮得有些欠周全,等車管中心將問題反饋回來,而再等楊華將這些問題一一向安在濤請示彙報了之後,矛盾已經激化了。

8月11日上午,200多名司機聚集在市政府機關大院裡,要求面見分管市領導楊華,一部分嚷嚷著要回原單位工作,不願意呆在車管中心;而另一部分,則義憤填膺地要求市裡給一個交代,甚至還打出了一條“我要工作崗位”的橫幅,在機關大院裡鬧了一個雞飛狗跳,很多機關幹部們都站在窗前看熱鬧。而一些失去了專車特權的縣處級幹部,則幸災樂禍地“圍觀”著,就看市裡領導怎麼收場。

安在濤面色陰沉地站在窗前,靜靜地凝望著院中群情激奮的黑壓壓一群司機。手緊緊地攥著。

改革推進得太快,而他的精力有限,要管的事情太多,凡事又不可能親力親為,這就直接導致本次公車改革方案的設計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洞——司機問題的爆發,就是方案考慮不周全、配套制度不完善而誘發的惡果。

楊華沒有出面,車管中心主任錢雪莉和市長助理周軍出面協調,跟司機們就在院中展開了談判。但很顯然,這事情很難談得攏,除非市裡抓緊出臺相應的政策,保障了這批司機的個人利益,否則,他們還是會繼續鬧騰下去。

門被輕輕敲響。安在濤知道是楊華,也沒有回頭,就徑自沉聲道,“進來!”

楊華面色焦慮地匆匆走了進來,輕輕道,“安書記!”

安在濤頭也沒有回,擺了擺手,“怎麼樣,老楊?問題該怎麼解決?”

楊華嘆了口氣。猶豫了一下這才小聲道,“安書記,方案本身呢確實也存在一定的漏洞,確實忽視了這部分司機群體的利益。這樣吧,安書記,我馬上召集市委辦、市府辦、車管中心的人開一個會,看看怎麼在制度上完善起來,儘可能地解決這些司機提出來的問題。”

見安在濤沒有吭聲,楊華又輕輕解釋道,“矛盾的焦點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按照市裡公車改革的制度設計,下一步肯定會有180名左右的司機沒有車開,事實上是下崗了。這部分人怎麼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