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官場習氣的市委書記。”
畫面轉換間,出現了安在濤坐在沙發上的鏡頭,同時畫外音繼續響起“但是,他宣稱,自己並不是一個什麼改草派激進派,他所做的一切都符合政策規定和制度要求,都經過了充分的論證和穩健探索。
“雖然安在濤並不以改莘派自居,但事實上,他正在力圖在某種程度上改變這個地級市乃至這個國家最重要的東西。他改變的是官場生態。
“他推進幹部公選,推進自薦和舉薦,強化公共監督,推行政務公開,著手試點公車改革……他提倡幹部達投機制的多樣性、多元化,試圖將更適合做事的官員提拔起來……從此,起碼在形式上,想在這座城市裡成為一名官員的人,除了要獲得組織部和市委領導的認可外,還要嬴得同事和普通百姓的投票……”
“這些舉措招來議論紛紛。有人覺得,這是對官場潛規則的恣意挑釁,必然阻力重重;也有人說,這一系列改革,實質上是市委書記對自己權力的限制;有人則把這一切與民主聯絡在一起。”
這一期的焦點訪談除了採訪安在濤之外,還採訪了一些房山市民和官員,總之是正面宣傳,對房山市的做法大加褒揚。但輿論總有兩面性,總會有一些媒體瞄準機會另闢蹊徑炒作自己。
在央視焦點訪談節目播出的第二天,燕京晚報就在要聞版刊發了一則質疑評論,提出了相反的觀點一一《市委書記的自我限權,靠得住嗎?》
“筆者首先擔憂的是,安在濤推行的系列改革制度會人走政息。這有兩個原因,一是他推行的制度是否有足夠的配套性制度跟上。更重要的是,潛規則的慣性力量很大,如果繼任者不認同他定的制度,或者一些人為了私利,很容易廢掉他定的制度,讓潛規則重新盛行。”
“安在濤在房山市推行的制度,無疑是有改革精神的。然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他推行這些制度,卻要透過市委書記的身份強硬地進行。也就是說,新制度的制定和推行,仍有人治色彩。改造官場文化,靠個別官員的道德自覺靠不住。”“房山市的幹部和百姓碰上安在濤,固然幸運。可如果安在濤不是限權的書記,而是濫權甚至為自己擴權的書記,情況會怎麼樣?”
“當然,改革總要有人先行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講,積極改革用人制度並主動自我限權的安在濤,勇氣可嘉。但畢竟人們最想看到的,是將權力關進籠子,而不是權力捨己鑽進籠子。
安在濤在房山看到這篇評論的時候,已經是兩天以後的事情了。如果不是秘書李平的提醒,他甚至沒有注意到有媒體發了這樣一篇“唱反調”的稿子,專門針對他。
真71uD強詞奪理,偷換概念!在當前的環境下,涉及利益的再次調整分配,不靠強勢的權力背景,敵與怎麼可能推進地下去?如果改草不能推進,制度就只能停留在落後的層面,久而久之,就會形成更加令人難堪的惡性迴圈。
安在濤沉吟了一7…,稍稍構思,就開啟電腦寫了一篇反駁性的稿子,題為《靠什麼來把權力關進籠子》0
在這篇稿子裡,安在濤反問道“靠什麼把權力關進籠子?無非是靠制度。但制度的制定和貫徹執行,還是需要靠人來完成……說來說去,還是要透過人的努力,推進各種制度的改草,逐漸完善制度「才能慢慢形成一個穩固而有力執行的制度體系,讓權力在制度的監管下執行。所以,‘將權力關進籠子';的過程就是一個權力自律和自我主導推進引入公共監督、多方制衡的過程,離開了這個過程,‘將權力關進籠子';就是一句空話。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妥在濤在文章的最後言辭鋒銳地寫道“多幹一件實事勝過紙上洋洋萬言,惟願天下所有為官者、為民者、為學術者,都是實幹家而不是空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