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3部分

著點了點頭,“以往西洋的客人看絲綢都是在這裡看的。”

“是嗎?”於新武冷笑了一聲,深深地看著他道,“養個高人在這裡彈《長門怨》,然後讓西洋人看絲綢?”

“於大人也能聽出來這是《長門怨》?”孫晉故作吃驚道。

於新武並沒有回話,而是繼續看著他。

孫晉呵呵地笑了起來:“琴聲綢色,都是天朝風采。跟西洋人做生意,不僅是為了綢緞生意,將口碑傳到外邦也能保證長期的買賣,這也是織造局的職責。於大人竟也深通音律,鄙人就更好向大人回話了。大人請。”

這個時候於新武就彷彿是著了魔一般,恍惚地跟著孫晉走進了琴房。

衣架上,一排排的蟬翼絲綢如夢如幻,為了防止引起火災,楊金山下令嚴禁在綢房點蠟燭,而是借用銅鏡從屋頂上反**陽光,十幾面巨大的銅鏡在屋頂上放著,把陽光給反**進來後,屋子裡反而比燃蠟更加的亮堂。可這也是絲綢看起來更加地光鮮照人,栩栩如生。

“於大人請看,”孫晉小心地捧起一件繡著蝴蝶的絲綢,“這種絲綢在西洋就很好賣,因為上面的蝴蝶在早上的陽光中看起來是翩翩起舞的,用西洋的時辰來說,就點鐘的太陽;當夜幕低垂的時候看,就彷彿是又回到了巢**中,還是用西洋的時辰來說,是下午六七點鐘的時候。西洋人不懂絲綢,就覺得很神奇,偏偏喜歡。”

於新武不得不裝出認真的樣子去看絲綢,一看,也真就被吸引住了——這會兒也就是西洋時辰**點的時候,上面繡的蝴蝶又何止千百隻?在陽光的照映下,紛紛翩翩起舞,而且每隻蝴蝶翅膀的花紋又不一樣,顏色搭配也濃淡參差恰到好處。

孫晉放下了絲綢,有意無意地往琴聲的方向走去,於新武不知琴聲在哪裡,茫然四顧著。

“再來看看這一匹,”孫晉說著又挑起了一匹,正準備說話,卻看見於新武猛地抬起了頭,閉起了眼睛。這是怎麼了?

孫晉有些驚訝地看著他,過了一小會兒,於新武才睜開眼睛,輕輕搖了搖頭,道:“可惜,可惜啊……”

“什麼可惜?這匹絲綢銷路也是很好的啊!”孫晉故意打岔道。

“《長門怨》錯就錯在這個地方。武答非所問地道,眼神也顯得迷離起來,“陳皇后自幼榮寵至極,難免嬌驕率真,被漢武帝打入冷宮後儘管心灰意冷,哀怨無比,卻依然是對他心懷恩愛的。就算是哀怨也不過是對自己命運的哀怨,而並非是對漢武帝的哀怨。她也是沒有資格對漢武帝哀怨的。李白此詩借用長門殿的情景來描述,也正是為了突出她命運的坎坷。因此這一段應該彈的是角調,後人不知,音轉高亢,翻作宮調,以為其要對漢武帝訴苦,其實大錯。”

孫晉的眼中閃出了光來。這種光不是此人已經上套的高興,而卻是有幾分知音恨晚的感覺。楊金山買來了寧娘,她原本在杭州的青樓裡就極為擅長七絃琴,孫晉感覺有些可惜,便時不時地教她些新奇的曲譜。她卻對這長門怨極感興趣,每當彈奏這《長門怨》的時候都會傾入全部的情感。孫晉自己也極為擅長七絃琴,因為在琴聲中他才能暫時地逃離世間紛繁,享受到一絲難得的寧靜,可對於這《長門怨》,卻怎麼也找不到感覺。今天於新武一針見血的指出彈奏《長門怨》的要點,他也是興奮不已。行家,這才是行家!

“鄙人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大人可否賞臉?”孫晉恭敬地衝於新武一拱道。

於新武自然也猜到了這不情之請,便是指點那彈琴之人,心中的雅氣不由自主地散出來,道:“請說。”

“請大人指點指點鄙人的這位琴師,既為了朝廷跟西洋人的生意,也為了彌補《長門怨》的錯漏之處,不使其謬種流傳。”孫晉肅容道。

一股天下間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