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大人所言,儘是猜測,也有可能是李安全弒君奪位,皇位不保,正在西夏國內,清除異己,等他坐穩了皇位,才會與我國通使稟告,又何必這樣的杞人憂天呢?&rdo;
山北路部署使廖勇強對於顧同這樣的大驚小怪,深不以為然,覺得顧同想得太多。
可是,像完顏伯嘉這樣的大戰略家,熟知朝政變動以及鄰國局勢的人物,才會明白,李安全弒君奪位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而且,作為大金將領,他寧肯想的多一些,也不願意等到別人兵臨城下,再來應對。
一想到西夏一旦興兵伐金,那麼首當其中的就是完顏永浩做主的關隴諸路,想到這裡,完顏伯嘉更加焦急。
&ldo;大人,情報可否當真?若是真的,末將建議,應該立刻將這情報告於朝廷,以好早做應對!&rdo;
大敵當前,方才的齷齪,這個時候哪裡還來得及去想?
所有人都圍繞著李安全弒君奪位這個驚天變故,開始討論。
可憐,頓海珠已經癱坐在地,因為他明白,成功綁架了眾人意志的顧同,不管出於什麼緣故,一定會斬了他,而這次,也絕對不會再有人為他求情!
果不其然,就在眾人紛嚷著如何應對西夏的變故之時,顧同輕聲問道:&ldo;諸位,對於處斬頓海珠可否還有意見?&rdo;
眾人哪裡還有意見,全部折首稱道:&ldo;聽大人吩咐,頓海珠,立斬不赦!&rdo;
第200章 巧借局勢
頓海珠的死,不會再有人放在心上,因為和大的時局變化而言,他是那麼的輕微。
人,有的時候,其實各個都會是頓海珠,都會在現實的殘酷和無情面前,被拋棄,不管之前相交再好,不管往日交情再深,當你的背影,和世界開始不同,那麼你要麼出彩,要麼出局。
很明顯,頓海珠用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為眾人詮釋了這一經久不變的道理,因為鮮血,這個道理也更加變得有說服力。
而事情的始作俑者‐‐顧同,也想要用頓海珠的死,繼續鞏固自己在西京路的權威,至少也要讓留在西京供職的那些女真人知道,自己不好惹,也最好別惹。
可以說,顧同很巧妙的借用局勢,打壓了敵對或者是說日後的敵對勢力的同時,也進一步為自己下一步的動作奠定了基礎。
畢竟,他的後面的一系列用作,作用至關重要,容不得出一點點的差錯,所以,他必須將有可能出現的哪些影響,打壓或者是抹滅在萌芽狀態之中。
頓海珠已經被顧同府上的衛士架了出去,隨後等待他的,將是儈子手手起刀落的送行。
可惜,這個世界沒有人對他在施以同情了,也許有,可是那也只會是曇花一現,他的死,除了告誡同僚,也許,只會把悲痛永遠的留存在家人心中。
議事廳裡,紛紛攘攘的討論還在繼續。
各人憑藉著自己的眼界高低和認知多少,或言之有據,或空口開平,或斷言,或猜測,無不對李安全登位之後的一系列動作加以評述。
有的將領建議把處置交給朝廷,西京路和西夏相距甚遠,不用擔心此中變故。
有的將領則是坦言,為防止不測,也應儘快將資訊告知身處長安,坐鎮關隴的完顏永浩,讓他提前做好備略。
每個人都把議事廳當做自己能力高低的一個展示平臺,往日裡再是渾噩的人,也想憑藉著這個機會,出出彩,即使平庸的人,也能掰著手指頭,說出一個一二三,或者是附和旁邊的高論,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想讓自己的價值被人發現,被人看見。
可是,沒有一個人看得到西夏皇位突變的背後,所隱藏著的危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