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孃的話,讓顧同更加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的&l;錯誤&r;。看著芸娘眼眸之中的關切和心疼,顧同心中又是一陣愧疚。他只顧著為了天下操勞,只顧著為對蒙一戰擔憂,可是他卻忘了,在自己憂慮的同時,有一些人比他還要憂慮。她們,擔心的是自己的擔心,憂慮的是自己的憂慮,她們,有時候讓自己忽視,可是她們卻不離不棄&ldo;芸兒,我&rdo;
&ldo;不要說,我們都知道。&rdo;芸娘微微一笑,帶著幸福和甜蜜依偎在顧同懷裡,堅定的說道:&ldo;只要你開心,我們就開心。&rdo;
芸孃的心聲,是李嵬兒、柳師師等人的心聲,是這群深深愛著顧同,又默默為顧同付出的女人們的心思,她們不期望顧同的作為是多麼的驚天動地,她們只是希望自己的丈夫可以平安一生。
承諾、保證```顧同此刻很想放下一切,只和自己愛的人度過餘生,可是他內心的悸動卻又讓他將這些話吞了回去,好男兒活一世,如果不能轟轟烈烈;就對不起自己這條生命。想起自己初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發下的誓言,顧同只有在自己心頭默默說道:&ldo;等到戰勝蒙古,收復西域,天下太平安定之時,我就陪芸娘、嵬兒、師師`那一天,不會太遠了!&rdo;
車架沿著來時的道路,一路向東,來時春花燦爛,歸時夏日炎炎,儘管炎熱的酷夏讓規程充滿了許多艱辛,可是在看到夾道農田裡面忙碌收割的百姓的時候,顧同就覺得全身上下一陣清涼。有這樣一個豐收的季節,這一年有沒有大規模的戰爭拖累,百姓一定能夠緩一口氣,並且有了這一年的積累,顧同相信,即便是建元四年就對蒙古開戰,他也有戰而勝之的信心。
事實上現在的顧同,對於和鐵木真之間的這場對決,已經不是考慮勝負得失了,現在的他,需要的也不僅僅是一場勝利,而是北疆的長治久安和民眾的幸福安康。在以前的歲月裡面,說這樣的話或許顯得有些不切實際,但是對於現在的大元來說,卻非是不可能,而是究竟可以做到多少的問題。
建元三年六月二十五日,離開涼州城的第十八天,帝後結束涼州之行,回到長安城。太子顧長生、秦國公陳季常以及朝中大臣出城迎駕,三秦父老、長安百姓也自發來到城外迎接,當看到代表著顧同的黑色玄龍旗出現在視野的時候,整個城池徹底的沸騰了,不知道是誰帶的頭,百姓官員紛紛跪立車道兩旁,用盡全身力氣,對著車輦之中的顧同叩拜道:&ldo;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do;山呼海拜之音,經久不絕,民眾用這種最質樸的方式,向顧同促成涼州和談表示出最大的欽佩和感謝,沒有了戰爭的幹擾,華夏又將會是一片樂土盛世景象,這不僅是顧同的期盼,也是百姓的心願。
第619章 入甕
晚飯過罷,一身儒士服的朮赤,搖著一把文士扇,悠哉悠哉的順著曲江散心,偶爾有相熟的異國使臣或者蒙古的商旅走過,朮赤都會笑著和他們搭訕閒聊,縱然是碰到曲江邊公侯將相出遊,朮赤也要上前去行禮問好。如果不是一臉的絡腮鬍子和高深的眼眶讓人能夠看得出他的異族身份,只憑他的行為舉止來看,儼然就是飽讀詩書的江南儒生。
也不怪朮赤忘本,他這樣附庸風雅,只不過是想讓他在長安的生活能夠有意思些,記得出來長安,他的蒙人服飾,讓他幾乎沒有什麼相交,後來也是結識到前高麗國主王瑛之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應該做出改變,當然,改變的效果出奇的好,自從他穿了漢服之後,再也沒有異樣的目光審視他,人人都將他看作來長安求學的異族王子。
七年,整整七年的時間,從最初的人質,到現在的&l;使臣&r;,朮赤覺得自己也都快忘了自己王子的身份了,或許,父汗也都忘了我吧,朮赤回想起在腦海中已經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