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6頁

西京之地,大抵位於晉北和漠南,其中統轄,耕地少且所種收穫甚微,所以老百姓一年到頭,辛勤耕作,可能還難以養活的了家人,再加上女真豪強地主的剝削和壓迫,久而久之,部分老百姓,所幸就攜家帶口,背井離鄉,四處討要,已成流民。

這種情況固然是天災所致,可是卻導致了西京路部分州縣,土地荒置,而且民風向來剽悍的晉地,也因為流民四處移動,變得更加難以治理。

好多流民,也在生計難以維持的情況下,鋌而走險,走上打家劫舍、居山為王的土匪道路,有些匪寨,甚至敢下山劫掠官府的府庫和糧草。

這些問題看似尋常普遍,可是顧同知道,往往有些事情,在最初始的時候如果就不能下藥醫治,那麼到最後,就會形成頑疾,進而讓自身受損。這個道理套用在國家上,就是流民如果不加以治理,那麼最終,就會像一樣,將這個朝代推翻。

顧同自然不會好心到幫著女真人的江山和統治想辦法,只不過,已經下定決心要把西京路作為自己的根基所在,那麼他就必須保證自己的轄區之內,不再有這些事情發生。

所以連著下的四份檄令的根本用意就是在於清除隱患,同時也為軍政、經濟之改革聚集人手。

&ldo;人多力量大。&rdo;

這句話放在後世,或許人被人恥笑,但是在古代,人口就是力量,這句話一點都不會錯,有了人口,你才會有糧食保證、有兵力保證,開礦有人、種地有人、養馬有人、修路有人,當兵有人,這才是根本。

所以,在別的官員的眼中視若蝗蟲一般的流民,在顧大人的眼中,就是寶貝一樣的存在。

西京路有多少流民,這個沒有人統計過,可是去年冬天的雪災,造成的饑民甚多,雖然顧同已經接連下令各地官府奮力賑濟,可使難不保還有來百姓會餓肚子,進而成為流民。

翻身下馬,顧同在左右護衛的保護下,進到人群最中的一處高臺,放眼看著這些渾身髒兮兮,食不裹腹,衣服破破爛爛,有的甚至光著腚的窮苦百姓,心頭不由得一酸。

這才是這個時代的本來面貌。

見慣了繁華,往來皆是達官貴人,可是誰又曾將目光注視在他們的身上?

&ldo;各位父老鄉親,大家靜一靜,靜一靜!我是西京路留守,大同府尹顧同,把大家召集在這裡,是有幾句話對大家說!&rdo;

掩飾住自己的情緒,顧同使出最大的力氣,對著鬧哄哄的人群竭力的喊道,希望,能把自己的聲音傳遞到每一個老百姓身上。

趙秉文、郝天挺、王修也都聽到了顧同的呼喊,也都屏氣凝神,想要聽一聽,顧同到底想要說些什麼。

至於元好問,這個時候更是滿臉崇拜的看向顧同,他方才已經找人打聽了這些流民聚集於此的原因,更加堅信了,自己的叔叔,是一個大好人。

&ldo;鄉親們,說實話,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很沉重,分外的沉重!&rdo;顧同強調似的說道:&ldo;在我來這裡之前,我已經竭力的想像你們生活之悲慘,可是,我的想像力還是不夠!&rdo;

&ldo;我為我治下,還有你們這樣的不幸遭遇者,悔痛,對不起,是我這個主官沒有做好,讓大家受苦了!&rdo;

顧同沒有絲毫猶豫,將本來不是他的過錯,全都攬在自己身上,說著話,就是深深的向老百姓鞠了一躬,真誠也滿含歉意。

底下的流民,包括流民之外的趙秉文等人,完全沒有想到,顧同會這麼做,有的老百姓甚至驚訝的張大了嘴,全部難以相信,這一幕,真真切切的發生在了自己的眼前,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是啊,在所有人看來,連著下了四道檄令的顧大人,肯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