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其他的俘虜……姜緣往遼東城的西南角看了一眼,短短一夜的工夫,土山已經壘得有模有樣,大概再過一兩日,便能有遼東城那麼高了。
正如姜緣所料,接下來的幾日,夏軍幾次試探性的攻城都被打了回來,高句麗人箭矢、滾石、滾木、火油等輪著上,給夏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諸將都有些浮躁,姜略卻不疾不徐,只讓他們照舊,每日叫陣。
如此,直至第七日。
西南風起。
姜略站在高地上,沉聲道:「時機已到。」
只見他話音一落,無論是土坡上的數千弓箭手,還是城外巡遊的騎兵,悉數將手中的引火之物與火藥,或投或射,傾入高句麗城的西南角!
火借風威,風隨火勢,霎時間,遼東城已是一片火海,染紅了整個天空!
第四百二十七章 勿忘初心
遼東大捷的訊息傳到秦恪耳中,這位大夏天子手一抖,堪堪完成的一副山水圖汙了好大一塊,他卻渾然不覺,興奮得滿臉通紅,連聲叫好:「好,好!朕就知道,裹兒你是好樣的!」
秦恪好名,雖不問政務,自知治國能力平平,卻也想做個明君。
他繼承了先帝留下來的大好江山,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只要不胡作非為,盛世自能延續。不過呢,要是想在史書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還是得有開疆拓土之功。
秦恪心中清楚,先帝一直想要收復遼東,奈何種種掣肘,才一直沒將這片被高句麗侵佔的戰略要地,牧馬之所給收回。如今他登基不足一年,便派人收復了遼東,滿朝上下,還有誰敢說個不字?縱是青史之中,這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容抹去。
若非掐準了他的脈門,秦琬也不敢剛主政就大動干戈,悍然出兵遼東。
劍走偏鋒之舉,勝則名利雙收,敗則屍骨不存。秦琬心道以後還是少做些這等半靠實力半靠運氣的事情好,面上卻笑吟吟地恭維道:「若不是您洪福齊天,此戰豈會這麼順利?老天都給面子得很,說要西南風,西南風就來了。一把火將遼東城的守將燒死大半,幾乎沒損失什麼兵力,號稱銅牆鐵壁的遼東城就給破了。」
秦恪聽得高興,卻也知此番多虧了秦琬知人善任,調兵遣將,便道:「那些迂腐之人,成日便知道說什麼牝雞司晨,江都公主攝政不妥。也不想想,除了裹兒你之外,還有誰能擔此大任。」
秦琬聞言,矜貴重有帶了些不屑地說:「皇家之事,也是臣子可以隨意議論的?」若她是個皇子,這些人討好她都來不及,誰敢多說一句?
「也罷,阿耶不該提這些掃興之事。」秦恪的心思又轉回這次大捷上,眉宇間就帶了絲憂色,「此番攻破遼東,固然不錯,偏生跑了李成道,頗有些可惜。」
秦琬一聽父親這麼說,便知他是什麼意思——也就是大多數文人,還有帝王常見的心態,打仗的時候要用別人,等到要封賞了,就不想給那麼多了。
憑心而論,姜家的勢力確實不小。他們本就是追溯族譜可以到漢代三公的膏粱之姓,聲譽卓著,前朝末期雖青黃不接,女子當家,被人覬覦。但淮陰長公主可不是易與之輩,姜家改旗易幟,投了大夏,當家人都成了太祖皇帝的義妹。
大夏開國以來,姜家不疾不徐,四平八穩,沒有尚主也沒出王妃,可誰也不敢小覷他們。在秦恪看來,姜家已經有姜權這個宋國公在,又有姜略這個安北大都護。再加上這次的大捷,姜略少不得封個爵位,一門兩爵,是不是有些……
這等小事,秦琬倒是不放在眼裡,姜家雖頗為強盛,又豈有當年穆家一半風光?先帝雷霆之怒下,穆家幾遭滅頂之災,難道還怕姜家不成?再說了,縱然要削,也是削姜權一脈,而非姜略。道理很簡單,姜略有本事,姜權沒有。一個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