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42頁

聽到這裡,耶律楚材也流露出費解,據說接到陳季常的軍報之後,顧同稍作思考,就揮筆寫下了&l;革囊渡江&r;的妙計,並且建議陳季常可在北岸,就悄悄分兵,從永清、梓里以及目前大軍駐紮著的石鼓渡口,揮兵南下,然後三路大軍,分頭並進,直攻大理。他卻沒有想到,原來顧同的計策,居然和陳季常從土人之中套出來的方法一模一樣,只不過是少了提前分兵這一策。

費解歸費解,可是顧同的&l;革囊渡江&r;之計,與土人所說的扎造羊皮筏子渡江的方法不謀而合,卻也更加的堅定了陳季常和眾將的心思,原本還擔心所謂的羊皮筏子渡江有可能是蠻人的&l;毒計&r;,現在,則卻是真心的相信了蠻人歸附,當然,對於諸部蠻寨獻出來的三百多船把式和擺渡人,也都更加信任了。

有了渡江之計,剩下的,也都是時間上的問題,同時,也是為了麻痺石鼓渡口南岸的大理軍隊,讓他們誤以為晉軍依舊沒有找到渡江之策,從而放鬆戒備,陳季常並沒有將渡江的事情散播出去,只是,從夜晚的商議之後,大軍內部,卻開始悄悄地調動。

趁著夜色的掩護,同時,也是為了不給南岸大理軍隊察覺,陳季常派出李好義、李好古兩兄弟,分別向永勝、梓里方向行動,以充作兩翼,其中李好義出兵永勝,從此渡江,然後進攻大理的另一重鎮‐‐鶴慶府,拿下鶴慶府,直奔大理,而李好古所部,任務相對較輕,從梓里渡江之後,就往麗水方向移動,然後保護中軍東方,兩路軍隊,互為犄角,往大理城開進。

兩部兵馬,分別有兩衛一萬多人,對於軍隊的戰鬥力,陳季常一點不擔心,更勿論,對於李好義、李好古二人作戰的本事了。

調動軍隊,於北岸分兵之時,陳季常也命令中軍的將士們,進入山林,砍伐樹木,獵殺野獸,同時,也從歸附的諸部蠻寨以及身後的建昌城購買牛羊,以用作扎羊皮筏子之用。

一切一切,都是在暗中進行,南岸的大理軍隊,一點都沒有察覺,相反,以為進軍對於金沙江沒有轍,大理軍隊乾脆連監視都不在做了,直接退回到石鼓渡口南岸與之相對應的麗江城,不過這卻給晉軍製造出了更加絕妙的機會。

天時、地理、人和,越來越多的開始向晉軍一方轉變,驕傲的大理人,自持金沙江兇險,卻最終,要因為這條天塹,而付出慘重的代價。

陳季常埋首製作羊皮筏子的大業之中,軍中的日常事務,越來越多的壓在了王韜和耶律楚材的身上,後者更是明白,這是陳季常故意脫身,給他鍛鍊的機會,因而,也越加的珍惜,處理起事情來,謹慎小心,生怕弄錯,不過隨著時間推移,耶律楚材對於軍中公務的處理,越來越得心應手,就連早於他接觸軍務的王韜,也不禁佩服不已。

王韜不知耶律楚材是多麼的逆天,直到多年之後,當耶律楚材成長為顧同手下執掌中樞的賢相之時,他才感慨當年時光一件一件的羊皮筏子,在軍營之中開闢出來的一處空地之上開始成型,這些用料簡單,做法簡單的渡江工具,可謂是神器,不僅輕便,而且適應效能優良,即使金沙江波濤洶湧,卻也能夠隨波起伏,遠不至於被江水打翻,落到水中。

一連七天,整整七天之中,南征大軍之中的工兵以及諸部蠻寨貢獻出來的擺渡人還有一些心靈手巧的軍士,紛紛加入到這場製作羊皮筏子的大賽之中,七天,五百多羊皮筏整整齊齊的碼放在軍營之中,看著最後一件羊皮筏子,也終於紮好,陳季常的內心,再也遏制不住喜悅和激動。

有了這些皮筏子,金沙江,不足為慮,而只要渡過金沙江,南征大理,還有什麼兇險可言?

收到顧同回信之後的第十天,也就是開禧三年四月中旬,天清氣朗,沒有一絲勁風,彷彿是為了幫助晉軍南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