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同難以相信,鐵木真的雄才偉略,會放下祖輩慘死在女真人手中的血海深仇不報,會棄置宋金兩國大戰的機會,不作出一丁點的反應!
鐵木真若是真的不動,那麼就說明他已經決然不是歷史上的那個天之驕子。不過,顧同確信,鐵木真依舊是鐵木真,是哪個彎弓射大雕的天之驕子,現在沒有動靜,也只能說,他的圖謀,將會更大!
&ldo;到底是哪裡呢?&rdo;顧同心中一遍又一遍的不斷問著自己,金國?西夏?西遼?或者是自己控制下的晉地?一連串的不確定符號,不得不讓顧同再次將鐵木真這個對手,提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上去,雖然,那個位置,一直都是鐵木真的,但是,暴風雨之前的這段平靜,讓他更加的明白,鐵木真是有多麼的難纏!
&ldo;罷了,暫時先不管他了,不過,你一定要錦衣衛,加強對蒙古人的監測,還有,對於汪古部這些附屬在咱們身邊的草原勢力,也不能放鬆警惕,一定要嚴防鐵木真派人與他們進行聯絡溝通。&rdo;顧同給沈復佈置了一連串的任務之後,就再次將目光投向地圖,他不可能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鐵木真的身上,更不可能,棄置手中的資源,坐等蒙古人的戰略意圖浮出水面,在這之前,他必須抓緊時間,努力的繼續擴大自己的勢力。
可是環顧一圈之後,顧同也發現,這一階段,想要繼續擴大勢力,要麼是派兵出函谷關東進中原,參與到泥潭一般的中原戰場,要麼就是尋找藉口和西夏開戰,然後一賭輸贏,要不,就是穩定北疆,暫時放緩北邊的軍事行動,將戰略方向往南移。
戰略南移,也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和趙宋朝廷翻臉,一是從西南方向開局,拿大理國開刀。
此時此刻,和臨安方面翻臉,是最最愚蠢的決定,不說會被金、宋、西夏三國聯手打擊,光只是天下讀書人,尤其是那些只認可趙宋皇室的人的塗抹星子,就足夠將他淹死,因而,顧同是決計不可能在這一階段,將任何一個兵士派到趙宋控制下的地盤上去。
&ldo;只能是大理國了!&rdo;
柿子,要從軟的捏,無疑,比起金國、西夏、南宋這些龐大實力而言,大理段氏,就是那個軟柿子,任意拿捏,絕對不會有什麼反作用。
&ldo;先說說大理國的情況吧。&rdo;顧同把目光從地圖之上移開,又看向沈復,肩負著情報收集任務的沈復,無疑是一個移動的資料庫,藏在他頭腦中的各國形勢,不僅真而且實,對於決定下一個戰略目標自然是具有相當大的決定作用。
明白自己後面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涉及到大軍接下來的攻伐,是以沈復沉著了一番之後,才謹慎的對顧同回答道:&ldo;後晉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十二月末,大義寧通海節度使段思平會合黑爨(cuan)、松爨三十七蠻部,自石城(今雲南曲靖北)攻大理,南詔大義寧帝楊幹貞兵敗出逃。天福二年(公元937年),段思平滅南詔,建國大理,建元文德,後改元神武,以大理為都城,董迦羅為相國,高方為嶽侯,分治成紀(今雲南永勝)、巨橋(今雲南晉寧)景地,同時,治轄東方三十七蠻部。&rdo;
&ldo;段思平之後,大理國就陷入到了段思平一系和其弟段思良一派的皇位爭鬥之中,雖然兩係為了皇位,內耗不少,但是大理國依仗著山高水深之勢,依舊雄霸一方。時勢力之大,連宋太祖趙匡胤南征之時,也只能望河興嘆,不得已,以玉斧劃大渡河為線,對著當時的大理皇帝段素順稱&ldo;&ldo;此外非吾有也&rdo;,於是承認了大理國存在。其後幾百年之中,大理國也是內爭不斷。尤其是當初跟隨者段思平打天下的高氏權威日重,以致宋哲宗紹聖元年(1094年),大理權相高升泰廢段正明,自立為王,建國號稱&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