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這件事,顧大人就想發怒,這老小子自己給自己戴綠帽子也就是了,還敢給大人給,幸虧的何方拉的快,不然肯定將兀立巴特吊起來打上三四天,敢給顧大人戴綠帽子,這比殺了他還要命。
如果說糧食和絲綢不能叫塔塔兒人讓路,那麼一整車的鹽巴,裝成一袋子一袋子的碼在勒勒車上,高高的像座小山,對於草原人來說,這可是比黃金還要貴重的事物,沒看過《紅星閃閃》這部老電影嗎?小紅軍潘冬子就曾經冒著生命危險給困在山裡的紅軍送鹽,沒鹽吃就會沒力氣,沒力氣怎麼去打仗?所以佔分量最少的鹽才是顧同此番篤定塔塔兒人一定會答應讓路的最大手段。
至於送鹽巴會不會有資助外族的後果,這個顧大人壓根沒考慮,沒看見大人送的都是什麼鹽嗎?那是粗鹽,滿是汙垢和黃斑的粗鹽,粗鹽在後世的用途那是工業用鹽,長期過量食用容易導致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梗死、中風、腎臟病和白內障的發生,反正不管得什麼病,顧大人不管,對於草原上的蠻子來說,只要是鹽,那就足夠了!
&ldo;老楊,解州的大鹽池你有了解沒?&rdo;
&ldo;大人您想挖鹽?這可不行,自漢武帝以來,鹽鐵官營,這是定律,解池產鹽豐富,但是由朝廷重兵把守,私自盜採,那是要被誅九族的!&rdo;和聰明人說話就是好,一點就通,不過想到盜採鹽池的罪名,楊旭光還是強烈的向顧同勸阻道,生怕他腦袋發熱,做出什麼驚天地動鬼神的事情出來。
看著楊旭光,顧同很想說一句,大人現在正在謀劃著名推翻女真人統治的大事呢,小小鹽池,又能奈我如何?不過看到老先生六十好幾的人了,還跟在自己屁股後面不停的操心,也就不打算說出來了,省的將老先生下個半身不遂,那可就劃不來了!
&ldo;咳咳,楊掌櫃,我乃是一個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怎麼會做那些偷雞摸狗、違法犯紀的事情去呢?我是說想跟你再次合作,另做上一單子大生意。&rdo;
對於顧同賺錢的能力楊旭光是打心眼裡佩服,一個拍賣會,現在已經成了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爭相效法的攬錢法子,更不要說票號,穩穩的賺盡金國、西夏富人的錢財不說,更是又向南宋發展的趨勢,雖然南宋的一些商人也聯起手來,開辦了同樣的幾家票號出來,可是沒有餘慶堂票號的先進理念和規範化操作,所以這天下第一票號的位置,還是當屬餘慶堂。
&ldo;大人,不知道您說的賺錢法子是?&rdo;楊旭光儘量的讓自己的聲音顯得謙卑,身段放得低下,想著務必要拿下和顧大人再次合夥做生意的大好機會。
騎在馬上,用刀背拍了拍勒勒車上的鹽袋,顧同眼珠子轉的就像是一隻小狐狸一樣,說道:&ldo;這次楊掌櫃拉來的鹽巴成色如何?若是放在中原地區去賣,價錢又值幾何?&rdo;
&ldo;大人,您來的信匆忙,老頭子我只好東拼西湊了這五百斤的鹽出來,這東西雖然不能說是最好的鹽,但是尋常百姓家,都靠著這個過日子,要是家裡面再窮一些,連這些粗鹽也吃不上,只能從河灘扣一些帶鹽的泥土來吃,要說價格,每鬥粗鹽放在中原也要值這個數!&rdo;
楊旭光晃著一根粗粗的手指頭,這就代表著一百文,一斗一百文,這是官鹽的價格,是經過國家百般調劑才定下來的,至於私鹽,每鬥三百文都能賣得出去,沒辦法,國家出售的鹽有限,所以綠林幫派和海盜就成了私鹽販子,老百姓想吃鹽,就得按著人家定的數來,這是規矩,也是無奈之舉。
食鹽,可以說是國之命脈,盛大如唐帝國,最後不也是被王仙芝和黃巢兩個鹽販子逼到絕路?
&ldo;楊掌櫃,我家裡面吃的是細鹽,價格每鬥是一百五十文,我家吃的是官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