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好,既然諸位愛卿都這樣堅定,朕又豈會怕,對蒙之戰,現在就開始拉開序幕吧,季常、羅通,你二人以朕的名義,草擬詔書,加蓋璽印之後,下發各軍,以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為根本,讓各支部隊,在建元四年三月之前,務必進入預定的地點。&rdo;隨著顧同的話音落定,一場巨大的棋局,正式開啟。
第624章 進逼(二)
帝國東北疆域,綿延千里,其面積大小,放在山海關內,絕對可以化作三四個行省大小,如此寬廣的疆域之內,有帝國第一大行省‐‐遼東行省,有帝國六大軍區之一的東北軍區,儘管如此大的土地上,民眾只有一百多萬,但是隨著關內越來越多的移民以及從朝鮮遷移過來的百姓進入,遼東行省也正在向帝國內的其他行省一樣,日新月異,每一天,都有道路在修建、城池在擴大,田地被開墾````不過對於駐紮在遼東的軍隊來說,這些變化,對他們已經沒有太多的牽扯了,自從皇帝一道密令下達,自平涼侯、東北軍區軍統使潘武開始,下到每一個普通士兵,都放棄休假和訓練,頂著越來越冷的天氣,進入到了臨戰狀態。
遼陽城內,平涼侯潘武同定遠侯、徵東大將軍、朝鮮行省兵馬指揮使王韜,遼東兵馬指揮使高良惠,河北兵馬指揮使嵬名公輔一面聽取錦衣衛密探的情報,一面就東北軍區如何展開對蒙之戰的佈局展開激烈討論。
作為東北軍軍統使,潘武率先說道:&ldo;從情報來看,蒙古大軍西征之後,草原之上雖然留存了一些軍隊,可是卻大多是防備山西方向軍隊,蒙古留守精銳,也都沿陰山部署,對於我東北軍區來說,這是最好不過,縱觀蒙古東部,幾乎沒有什麼軍隊存在,也就是說,這是一片空白區域,如果不是需要足夠的軍隊鎮守遼東、朝鮮,我大軍長驅直進,定可直搗蒙古汗庭。&rdo;
一邊說,潘武一邊覺得遺憾,明明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但是因為遼東、朝鮮新定,軍隊不能大規模的抽離,導致這場大戰之中,東北軍只能敲敲邊鼓,不能承擔挑大樑的作用,眼睜睜看著軍功怕是又要讓西北軍領走,潘武就覺得有些遺憾。不過他知道,這是一盤大棋局,絕對不能貪功冒進,壞了顧同的全面部署,是以在嘆息之餘,潘武只能按耐住心頭的遺憾,虛心向王韜、高良惠、嵬名公輔請教如何才能敲好邊鼓。
王韜、高良惠、嵬名公輔,都可以稱得上是舉世名將,雖然比陳平、蕭成、賀鬍子這些軍中統帥要差一些檔次,但是卻也都是憑著自己的功勳獲得侯爵的實力將領,三人不僅統兵有方,而且對於戰局也有著出奇的洞察能力,在潘武詢問東北軍怎樣才能完成朝廷的要求的時候,三人其實心中就已經分別有了想法。
&ldo;大帥,末將覺得,如果想要敲好邊鼓,那就必須有足夠的兵力,但是陛下卻又下令讓我等務必保證遼東、朝鮮的平穩安定,是以末將以為,可在東北軍中,抽取五萬精銳騎兵,以作備戰之用,其餘軍隊,可鎮守四方,有五萬精兵,在朝廷其餘各軍的配合之下,我東北軍也未嘗就是一定要敲邊鼓啊!&rdo;王韜摸了摸鬍鬚,眼眸閃著精明緩緩說道:&ldo;我東北軍有兵將十六萬,抽調五萬,餘下十一萬,足以震懾女真、高麗餘孽,縱然遼東、朝鮮出現叛亂,在外精兵,也可回防平叛,此舉,進可奪取軍功,退可保遼東、朝鮮安定,對我東北軍來說,最好不過。&rdo;
王韜言罷,高良惠也站起身說道:&ldo;王將軍之言,甚是在理,末將也以為當抽調精銳,尤其是應該抽取騎兵,想有五萬鐵騎,在西北戰事爆發之後,我軍就可以火速拿下蒙古汗庭,俘虜鐵木真家眷,斷其根本,諸位試想,如此一來,縱然西北軍取得頭功,難道我東北軍拔除蒙古汗庭的功勳就比之會少嗎?&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