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營地的基本生存問題逐步得到解決之後,復仇團隊中的科研人員終於有精力將目光投向科技探索。在末世的廢墟中,散落著無數曾經代表人類科技輝煌成就的裝置,如今雖已蒙塵受損,但卻像隱藏著無盡寶藏的神秘寶盒,吸引著科研人員去挖掘其中的潛力。
基地的一間臨時實驗室裡,堆滿了從廢墟中搜尋而來的高科技裝置。這些裝置形態各異,有一些類似小型的金屬盒子,表面佈滿了複雜的線路和閃爍著微弱光芒的指示燈;還有一些是巨大的、已經部分破損的機械裝置,零件散落一地。科研小組的成員們圍坐在這些裝置周圍,眼中滿是好奇與期待。
科研小組的組長林博士,曾經是一位在頂尖科研機構工作的物理學家,他拿起一個看似是通訊裝置的殘骸,仔細端詳著。“這個裝置看起來像是末世前的一種先進通訊裝置,如果我們能恢復它的功能,那對我們各個營地之間的聯絡將會有巨大的提升。”
其他成員紛紛點頭,他們深知在這個資訊分散且危險四伏的末世,高效的通訊手段是多麼的重要。一位年輕的電子工程師小李說道:“林博士,我已經對這個裝置進行了初步的檢查。它的核心晶片似乎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壞,但電源模組已經完全失效,而且一些線路也出現了短路現象。”
林博士沉思片刻後說:“那我們首先要解決電源問題。我們可以嘗試從其他裝置上拆卸可用的電源元件,或者根據我們現有的知識,自制一個簡易的電源。”
於是,科研人員們開始在那堆廢墟裝置中尋找合適的電源元件。他們小心翼翼地拆解著各個裝置,將可能有用的零件分類擺放。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了一個小型的太陽能電池板,雖然面積不大,但經過檢測,它還能產生微弱的電流。
“這個太陽能電池板可以作為我們的一個。” 小李興奮地說。他和其他幾位工程師開始對這個電池板進行改裝,試圖提高它的發電效率。他們利用一些廢舊的金屬片和電線,將電池板的電路重新連線,調整了它的輸出電壓,使其能夠適配那臺通訊裝置。
與此同時,另一部分科研人員在研究一臺大型的醫療檢測裝置。這臺裝置在末世前可能是用於精確檢測人體各種疾病的精密儀器,但現在它的顯示屏破碎,內部的一些感測器也出現了故障。
負責醫療裝置研究的王醫生皺著眉頭說:“如果我們能修復這臺裝置,對於我們營地的醫療水平將會是一個質的飛躍。我們就能夠更準確地診斷一些疑難病症,而不是僅僅依靠現有的經驗和有限的藥品。”
他們首先著手修復顯示屏。在廢墟中尋找合適的透明材料來替代破碎的螢幕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經過多次的搜尋和嘗試,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塊足夠大且透明度較好的塑膠板。然後,他們用細沙和一些簡易的研磨工具,將塑膠板打磨得儘可能光滑,以確保影象的顯示效果。
對於感測器的修復則更加複雜。科研人員需要先了解每個感測器的工作原理,然後根據損壞的情況進行修復或替換。他們從其他一些小型的醫療裝置上拆卸下類似的感測器零件,經過改裝後安裝到這臺大型檢測裝置上。
在研究這些高科技裝置的過程中,科研人員們也遇到了不少知識上的瓶頸。畢竟,末世前的科技發展高度複雜,很多技術細節已經隨著文明的崩壞而失傳。
為了克服這些困難,他們在基地內建立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收集所有能夠找到的關於科技知識的書籍、手冊和資料。每當遇到問題時,他們就會在這個圖書館裡埋頭苦讀,試圖從那些古老的紙張中找到解決問題的靈感。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通訊裝置在連線上改裝後的太陽能電池板後,指示燈開始閃爍出微弱的光芒。這一小小的成功讓科研人員們歡呼雀躍,雖然距離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