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聽郗慮問:“宏輔以為何名為佳?”

是勳心說這仨都是朝代名,聽上去都挺不錯,問題我先入為主,還是覺得魏字最妙。可是因何而妙呢?總得說出個理由來,否則不好糊弄郗鴻豫。低頭沉吟少頃,突然間福至心靈,壓低聲音問道:“乃有一讖,未識兄知之否?”

郗慮一皺眉頭,心說你是宏輔怎麼突然想起來跟我研究讖言了?別說古文學派一向不重讖謠,鄭門更目其為偽學,就你歷年來在太學講課,或者論文著述,也都把讖謠給貶得一文不值啊,怎麼今天突然轉性了?嗯,是宏輔非妄人也,相信必有道理,我不妨聽上一聽——“何讖耶?”

“《春秋讖》有云:‘代漢者,當塗高。’”

此言一出,郗鴻豫就覺得身上一涼,隨即冒出了滿頭的冷汗。趕緊左右瞧瞧。似乎確無旁人在場。這才略略鬆一口氣。雖說他早就有曹氏代漢的心理準備了,而且正為了這個遠景而暗中努力,可即便在是勳面前,也是從來不敢明宣於口的呀。猛然聽著這麼一句,當場腦袋就蒙了,不禁結結巴巴地就問:“何謂也?”你管我聽過沒聽過呢,你既然提出來了,一定有解啊。趕緊趁著沒人告訴我吧。

是勳把腦袋湊得更近,聲音壓得更低,一字一頓地說道:“前漢末乃傳此語,公孫述以為當應己身也。或聞袁公路亦云合其字……”

這則讖謠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漢末期(《太平御覽》載武帝時已有此語,恐為假造)。第一個把這則讖謠搬上臺面,認為是在說自己的,乃割據蜀中的公孫述,理由很繞,說“塗高”是大舜的姓氏。大舜是黃帝子孫,而黃帝氏公孫……這是把“當”字給撇了。意為:代替漢朝的,應該是塗高一族的公孫氏。

第二個提出這碴兒的是袁術,有兩種說法,一說“塗”通“途”,那麼當然就合了他的字“公路”。另種說法同樣繞,說老袁家乃春秋時代陳國大夫轅濤塗之後裔,不但有“塗”,而且轅可應“高”——不過要照這麼說起來,恐怕他哥袁紹更合適代漢……

在原本的歷史上,袁公路就這麼著胡解了一番讖言,然後公然在淮南稱起帝來。在這條時間線上,沒等袁術稱帝,曹操就把他給捏掉了,所以是勳只能說“或聞”——我聽說過有這麼一回事兒,是真是假,不敢保證。

公孫述最終未能代漢,被光武帝給捏了,袁術更不用提,可見他們都是胡解,讖謠的真意既非公孫,也非袁也。那麼真實含義究竟是啥呢?是勳隨即就掀開了謎底:“當途高者,非魏闕而何?”

其實這話不是他說的,《三國志》中有記載,巴西有個儒門妖人叫周舒,被人問起這則讖謠,他直接回答說:“當塗高者,魏也。”後來蜀漢的投降派譙周又去問另一個儒門妖人杜瓊,說周舒如此解讖,究竟是什麼道理呢?杜瓊答道:“魏,闕名也,當塗而高,聖人取類而言耳。”

魏這個字的本意,乃是宮門前的高臺,又稱“魏闕”,那麼“當塗(途)高”,也就是說道路旁邊兒高聳的建築,當然是指魏闕啦——魏以代漢,明矣。而且杜瓊還說:“古者名官職不言曹;始自漢已來,名官盡言曹,使言屬曹,卒言侍曹,此殆天意也。”

曹魏代漢,此乃天意啊,這話出自一名蜀臣之口,實在有夠搞笑的——蜀中土著之暗中反對劉備政權,到處拆牆角,由此可見一斑。

杜瓊肯定是馬後炮啦,是勳如今說出來,卻可謂預言家——要不是跟郗慮鐵磁,又是密談,他還真不敢提這碴兒。不過這句話一說出口,郗鴻豫當即心下了然,於是微笑著拱手而別。

數日後,朝廷乃正式下詔,策封丞相曹操為魏公,使都安邑,給河東、弘農、河內、南陽、潁川五郡,建立魏國。曹操按慣例上表推辭,三辭三讓,最後還是得意洋洋地接了下來。

於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