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但他們依然忍耐著,以堅韌來面對艱難,最後終於克服了一切困難,獲得了成功。更有許多人本來處於十分平庸的地位,依靠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努力奮鬥的精神,結果竟躋身於社會名人領袖之列。�
失敗者的藉口總是:“我沒有機會!”失敗者常常說,他們所以失敗是因為缺少機會,是因為沒有有力者垂青,好位置就只好讓他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們去競爭。�
可是有意志的人決不會找這樣的藉口,他們不等待機會,也不向親友們哀求,而是靠自己的苦幹努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深知,唯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
亞歷山大在某一次戰鬥勝利後,有人問他,是否等待機會來臨,再去進攻另一個城市,亞歷山大聽了這話,竟大發雷霆,他說:“機會?機會是要靠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創造機會,便是亞歷山大之所以偉大的原因。因此,惟有去創造機會的人,才能建立轟轟烈烈的豐功偉績。�
如果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總要等待機會,那是極危險的。一切努力和熱望,都可能因等待機會而付諸東流,而那機會最終也不可得。�
有人認為,機會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一旦有了機會,便能穩操勝券,走向成功,但事實並非如此。無論做什麼事情,就是有了機會,也需要不懈的努力,這樣才有成功的希望。
在社會生活中,到處有著大批失業的人群,好像是社會對勞力的需求不足。但事實上,卻同時有許多空缺的職位保留著。在每種職業的門口,都有“誠聘員工”的廣告。當然,企業界所招聘的是那些受過更好訓練的男子和女子,是那些更為出色的經理和領袖,企業界要求人格更完善的人材。�
人們往往把希望要做的事業,看得過於高遠。其實最偉大的事業,只要從最簡單的工作入手,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便能達到事業的頂峰。�
青年們如果看了林肯的傳記,瞭解了他幼年時代的境遇和他後來的成就,會有何感想呢?他住在一所極其粗陋的茅舍裡,既沒有窗戶,也沒有地板;以我們今天的觀點來看,他彷彿生活在荒郊野外,距離學校非常遙遠,既沒有報紙書籍可以閱讀,更缺乏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他一天要跑二三十里路,到簡陋不堪的學校裡去上課;為了自己的進修,要奔跑一二百里路,去借幾冊書籍,而晚上又靠著燃燒木柴發出的微弱火光閱讀。林肯只受過一年的學校教育,處於艱苦卓絕的環境中,竟能努力奮鬥,一躍而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成了世界上最完美的模範人物。�
偉大的成功和業績,永遠屬於那些富有奮鬥精神的人們,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人們。應該牢記,良好的機會完全在於自己的創造。如果以為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別的地方,在別人身上,那麼一定會遭到失敗。機會其實包含在每個人的人格之中,正如未來的橡樹包含在橡樹的果實裡一樣。�
“我沒有機會”,這位生長在窮鄉僻壤茅舍裡的孩子,怎會進了白宮,怎會成了美國總統?而同一時代那些生長在有圖書館和學校的環境中的孩子,其成就反不如茅舍裡的苦孩子,這又如何解釋呢?再看那些出生於貧民窟的孩子們,有的不是做了議員嗎?有的不是做了大銀行家、大金融家、大商人了嗎?那些大商店和大工廠,有許多不就是由那些“沒有機會”的孩子們靠著自己的努力而創立的嗎?�
因此,“我沒有機會”,只是失敗者的推諉之辭。
第四章 自信造就奇蹟
據說拿破崙親率軍隊作戰時,同樣一支軍隊的戰鬥力,便會增強一倍。原來,軍隊的戰鬥力在很大程度上基於兵士們對於統帥敬仰和信心。如果統帥抱著懷疑、猶豫的態度,全軍便要混亂。拿破崙的自信與堅強,使他統率的每個士兵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