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關槍、迫擊炮和漆雕六日兩門75山炮的掩護下,紅軍戰士們頭戴鋼盔、手持刺刀、腰纏手榴彈,向敵人陣地發起了猛烈衝鋒。
5月4日下午4時30分,衝鋒號再次響起,紅軍戰士們的衝殺聲與炮火聲交織在一起,震撼著整個戰場,在那一刻,大地顫抖,人心激盪。
漆雕六日果斷下令,打出所有的炮彈。
敵人在這猛烈的攻勢下,無法抵擋,開始潰敗。
紅軍迅速佔領制高點,左右夾擊,緊追不捨。
最終,他們插入敵群,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戰。
刺刀閃爍,敵人紛紛倒下,血流成河。
那些未能成為刀下亡魂的,都成了紅軍的俘虜。
戰鬥結束後,夜幕降臨。通安戰鬥的勝利,不僅掩護了紅軍總部,更為他們北渡金沙江天險提供了保障。
紅軍1軍團和3軍團在龍街和洪門渡的渡江行動並未成功,於是他們折返回來,選擇了皎平渡口作為新的渡江點。
皎平渡的水流同樣湍急,無法架設浮橋。紅軍主力到達後,儘管只找到了七條木船,但他們面臨的是數萬人的渡江任務。
為了有序渡江,紅軍總部成立了渡河司令部,晝夜不停地指揮部隊渡江。
漆雕六日看到渡江進度緩慢且存在危險,便與三十一位分身一起,從附近山民那裡高價購買了木板和竹子,製作成了十幾條簡易木船。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他們首先運送機炮團過江,然後協助其他部隊渡江。
最初只有18個船伕,後來增加到了37人。
紅軍每天付給船伕五塊大洋,並提供一天六頓飯的待遇。
這些船伕從未見過如此善待他們的軍隊,因此有些人在渡江後選擇加入了紅軍。
在中路紅軍渡江的同時,左右兩路的紅軍也在儘快向皎平渡靠攏。
由於1軍團距離皎平渡較遠,直到5月7日才趕到渡口。
此時,負責殿後的紅5軍團正在與趕來的國軍激戰。
他們利用地形優勢,成功阻止了敵人的進攻,並掩護了3軍團和1軍團的順利渡江。
5月9日,紅5軍團也順利渡過了金沙江。
至此,所有紅軍都在5月9日之前成功渡過了金沙江。
紅軍總部對幹部團和漆雕六日率領的火力支援小組進行了表彰和嘉獎。
自那時起,幹部團的英勇之名不僅在紅軍內部傳頌,更令敵人膽寒,尤其是川軍。
每當他們看到頭戴鋼盔的幹部團戰士,都會不戰而逃。
有紅軍領導曾幽默地提議:“下次若再遇川軍,我們每人頭頂煮飯的黑臉盆,定能嚇得他們落荒而逃。”
外界對幹部團的兵力有所誤解,實際上,金沙江搶渡時的先頭部隊僅80餘人,參與通安戰鬥的也不過700多人。
儘管有人將幹部團比作“御林軍”,意指其保衛總部的重任,但實際上,他們在這一方面的職責並不突出。
紅軍總部選擇幹部團搶渡金沙江的原因在於,當時1、3軍團分列左右,總部周圍缺乏主力支援,唯有幹部團近在咫尺。
機炮團主要負責火力支援,而5軍團雖人數較多,卻正全力抗擊敵軍追擊。
因此,這一艱鉅任務才落在了幹部團的肩上。
幹部團在通安鎮休整兩日後,體力有所恢復,便奉命向會理縣城進發,以配合紅3軍團攻城。
會理城防堅固,川軍一個師的兵力駐守其中。
紅軍連續數日猛攻,卻未能攻克。
即便在城牆下埋設炸藥進行爆破,也未能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