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身們在系統地圖的精準測距下的炮擊殺傷力非常驚人,從系統商城購買炮彈又非常便宜,量大管飽到有些過分。
被炮彈雨洗禮的英國人試圖分散降低被炮擊的機率以及殺傷,漆雕旭毫不在意地命令分身們即使是一個英軍士兵,也可以發射迫擊炮彈轟擊。
英軍狼奔豕突,到處躲藏,無奈分身們不講武德,不近距離作戰,只用火炮遠距離轟炸,這種好像炮彈不要錢似的打法讓英國佬抓狂,想拼命都找不到敵人。
英軍指揮官也非常鬱悶,按道理一貫摳摳搜搜的日本人沒有這麼豪橫,不會炮擊單人目標,然而除了日本人,這裡還有別的敵人?難道是那些槍都拿不穩印度反抗勢力?
想破頭英軍指揮官也沒想到襲擊者是那加蘭遠征軍,也不想想當年英國人將華國緬甸遠征軍當作擋箭牌,在坑別人後也要有被人坑的覺悟才對,偏偏高傲的英國老爺沒有這種想法。
華國人在他們眼裡是棋子、是炮灰,不配他們重視,也不敢主動做出坑害他們的事情,這種傲慢根深蒂固的思想在英國人身上普遍存在。
被炸得哭爹喊孃的英軍一路遺屍,受傷的未死士兵的血腥味和哀嚎聲引來眾多的叢林猛獸,漆雕旭本著人道主義精神,讓分身們再來一炮送他們上路。
四萬英軍只有千餘人逃出叢林,這些死裡逃生的倖存者由於過度恐懼,也變得神神叨叨的精神有點不正常。
英國人再次慘敗,基本失去了進攻緬甸的能力,美國人也徹底對英國駐英軍失望,指望英軍為東方戰場出大力輔助是一種奢望。
美國人將目光聚集在幾乎全殲日軍第15軍的那加蘭遠征軍身上,開始有意識地將各種資源往那加蘭遠征軍傾斜。
英國人為此大發雷霆,指責史迪威沒有執行原本的約定,史迪威兩手一攤,無奈地說道:
“關於物資分配問題,華盛頓認為應該與戰績掛鉤,讓軍用物資發揮它應有的作用,而不是損兵折將的同時毫無戰績,把軍需物資白白送給我們的敵人。”
史迪威的駁斥讓英國人啞口無言,畢竟軍人要用戰績說話的,沒有勝利的軍人,抬不起頭顱,沒辦法大聲說話。
惱羞成怒的英國人只能繼續拿之前的約定說事,揚言要向倫敦報告,重新評估在亞洲和美軍協同作戰的必要性。
史迪威撇撇嘴嘀咕:“美軍也不指望你們這些拉垮的殖民者在亞洲協助了,搞不好你們的協助是一種拖累,跟你們協同作戰時刻都要擔心防線被突然放棄,遠不如和華夏人可靠。”
得到更多物資支援的漆雕旭也做出進軍緬甸的動作,派遣40萬土著部隊和4萬那加蘭遠征軍渡過欽敦江,逐步清掃緬甸北部。
那加蘭遠征軍的海軍也在美國教官的指導下,開始登船出海,此時日軍的海空軍均遭到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嚴重打擊,損失慘重,在菲律賓以西的存在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加蘭遠征軍的海軍在跟美國人學習海上作戰的同時也在東南亞招募華人加入軍隊,對在東南亞的華人勢力提供武器彈藥,逐漸發展自己的武裝,擴大勢力範圍。
由於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節節敗退,導致東南亞各地治安混亂,各種小團體都蠢蠢欲動,日本人兵力捉襟見肘,除了更加瘋狂的掠奪資源之外,顧不得派兵維持秩序了。
東南亞在混亂中風起雲湧,一個個華人小圈子在漆雕旭的支援下紛紛建立,漆雕旭開始宣傳華人應該在日本人被驅逐後建立自己的自治區。
大批華人在東南亞深受欺辱,在看到自治希望之後也紛紛加入那加蘭遠征軍,短短三個月,就有六十萬華人加入部隊,還有數百萬加入華人小圈子的武裝勢力。
在漆雕旭白菜價的軍火支援下,華人的武裝勢力在東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