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小黃門那尖細的嗓音高喊“上朝!”,朝堂之上的氣氛瞬間變得肅穆起來。
大臣們紛紛從殿外魚貫而入,各自整理著衣冠,神色或莊重、或嚴肅、或帶著幾分若有所思。他們按照品級依次排列,靜靜等候著李隆基的到來。
不多時,李隆基在一眾侍從的簇擁下緩緩步入大殿。他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冕旒,步伐沉穩而威嚴,每一步都彷彿帶著天子的無上尊貴與莊重。
待李隆基在龍椅上落座,大臣們齊刷刷地跪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那洪亮且整齊的聲音在大殿之中迴盪,久久不息,彰顯著對帝王的尊崇。
李隆基微微抬手,神色平和卻又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朗聲道:“眾愛卿平身,今日早朝,可有要事啟奏?”
站在文官首位的楊國忠回頭給了竇華一個眼神,竇華接收到楊國忠的眼神示意,心領神會地微微點頭。
他整了整身上的官服,深吸一口氣,然後神色鎮定地邁出一步,出列躬身行禮,朗聲道:“陛下,臣有要事啟奏。如今安祿山在北疆擁兵自重,其動向實在令人擔憂。雖尚未有明顯反跡,但臣聽聞其麾下軍隊操練頻繁,且糧草物資囤積甚多,似有不軌之心吶,還望陛下早做定奪。”
李隆基聞言面無表情,因為這種彈劾他聽了太多了,加之上月安祿山入京又給其封賞,有些風言風語也是正常。
李隆基沉默了片刻,緩緩開口道:“此事朕已知曉。上月安祿山入京,朕觀其言行,倒也還算恭順,且朕已對其有所封賞,以示皇恩浩蕩。如今僅憑其麾下軍隊操練及糧草囤積之事,便斷定他有不軌之心,未免有些牽強吧。”
朝堂上眾人聽聞皇帝此言,又是一陣竊竊私語。有的大臣點頭稱是,覺得皇帝所言有理,安祿山既已得封賞,應會感恩圖報,不至於輕易生事;而有的大臣則面露憂色,認為安祿山的舉動不得不防,即便此刻無反跡,也難保日後不會有變。
楊國忠見李隆基這般態度,心中暗急,忙出列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安祿山此人野心勃勃,雖眼下看似恭順,然其手握重兵,又在北疆經營多年,實乃心腹大患吶。那操練頻繁與糧草囤積之事,絕非偶然,還望陛下慎之又慎啊。”
李隆基微微皺眉,看向楊國忠,道:“那依相國之見,當如何處置此事?”
楊國忠心中一喜,覺得機會來了,趕忙回道:“陛下,臣以為應在洛陽一帶新設一軍,就名為神策軍以預防不備。神策軍計程車卒可從邊軍抽調,最好從北疆安祿山手中抽調,這樣如若安祿山不同意則必有不臣之心,同意我們也可以設定一支以防萬一保境安民的新軍。”
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提議,不禁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相國此計,看似能防患於未然,可從安祿山所部抽調士卒組建神策軍,此舉怕是會引起安祿山的不滿吶。如今雖對他有所疑慮,但也並無確鑿證據證明其有反心,這般行事,恐會激化矛盾,引發不必要的事端啊。”
朝堂上頓時又是一陣議論紛紛,不少大臣也覺得楊國忠這主意有些冒險。有的低聲道:“這楊國忠莫不是想借機打壓安祿山,可萬一安祿山真被惹急了,那可如何是好?”也有的在思索這其中利弊,權衡是否真有更好的辦法來應對安祿山之事。
楊國忠見狀,忙又躬身行禮,急切地說道:“陛下,臣此舉也是為了我大唐江山社稷著想啊。安祿山如今勢力漸大,若不加以制衡,日後恐成大患。這神策軍的設立,既能起到威懾作用,又可在萬一有變時保境安民吶。況且,若安祿山心中無鬼,自當配合朝廷安排,又怎會反對抽調些許士卒呢?”
李隆基依舊面露猶豫之色,他看向朝堂下的其他大臣,問道:“眾愛卿對此有何看法?可暢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