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安祿山率領著身後幾十騎揚塵而去,李隆基身後傳來喊聲。
“陛下!陛下!把安祿山留下來任官吧!”李隆基聞聲回頭,只見楊國忠急匆匆地趕了過來,額頭上還沁著汗珠,一臉急切的模樣。
李隆基微微皺眉,神色不悅道:“楊國忠,你這是何意?安祿山已返歸邊疆鎮守,此時喚他回來任官,豈不是亂了章法?”
楊國忠趕忙躬身行禮,喘著粗氣說道:“陛下,臣以為安祿山此人野心勃勃,留他在邊疆,鞭長莫及,恐日後生變吶。若將他留在京城,置於陛下的眼皮子底下,也好加以管束,讓他難以施展那叵測之心。”楊國忠邊說邊偷瞄李隆基的神色,心中暗忖:哼,這安祿山走了,日後若真反了,我可脫不了干係,得想法子把他留在這兒才好。
李隆基冷哼一聲,目光冷冷地看著楊國忠,道:“哼,你莫要在此危言聳聽。安祿山鎮守邊疆多年,屢立戰功,朕信得過他。況且邊疆局勢不穩,正需他這樣的人去坐鎮。你莫要因與他的些許嫌隙,便在此胡攪蠻纏。”
楊國忠一聽,心中焦急,卻又不敢太過放肆,只得再次躬身,言辭懇切道:“陛下,臣絕非是因與他有嫌隙才如此進言。陛下細想,如今安祿山勢力日益壯大,麾下兵強馬壯,又深得軍心。他此番進京,陛下對他又是賞賜又是加封,他回去後怕是更加驕縱。萬一他起了反心,那可如何是好?還望陛下三思啊!”楊國忠說著,臉上滿是憂色,可心裡卻想著:只要把安祿山留在京城,我有的是法子整治他,讓他翻不了身。
李隆基聽了楊國忠的話,心中也泛起一絲疑慮。他揹著手,在灞橋邊踱步起來,時而停下,望著安祿山離去的方向,陷入沉思。風依舊呼呼地吹著,吹得李隆基的衣袍獵獵作響,彷彿也在催促著他做出決斷。
此時,一旁的高力士見狀,輕聲道:“陛下,楊國忠大人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安祿山如今在邊疆威望頗高,若貿然將他留下,恐寒了邊疆將士們的心吶。再者,若他真無反心,此舉豈不是顯得陛下多疑,於陛下聖名也有損呀。”高力士一臉恭敬,可心中也明白,這事兒可不好辦,兩邊都得權衡清楚咯。
李隆基微微點頭,心中暗歎。他何嘗不知其中利弊,只是這安祿山的心思,他著實難以完全看透。沉默片刻後,李隆基對楊國忠說道:“楊國忠,你的擔憂朕記下了。但此事關乎重大,不可倉促決定。待朕回宮後,再細細斟酌一番。你且退下吧。”
楊國忠心中雖不甘,但也不敢違抗聖命,只得應道:“是,陛下。臣告退,還望陛下早做定奪。”說罷,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安祿山離去的方向,心中暗自罵道:“哼,安祿山,你最好給我老實點,不然有你好受的!”
李隆基望著楊國忠離去的背影,又看向遠方,那眼神中滿是憂慮與無奈。他知道,這大唐的天下,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湧動,安祿山之事,就如一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稍有不慎,便會引發一場滔天巨禍,而他,必須小心翼翼地應對著這一切,守護這大唐的江山社稷。
而在安祿山這邊,他率領著幾十騎疾馳在官道上。
“高尚!我們距最近的船塢還有多遠?”安祿山扯著嗓子朝身旁的親信高尚喊道,眉頭微皺,眼神中透著一絲急切。
高尚趕忙催馬靠近安祿山,恭敬地回道:“大帥,依小人估算,以咱們現在的速度,再有半日行程,便能抵達那最近的船塢了。”說罷,他抹了一把額頭上因疾馳而冒出的汗珠。
安祿山聞言點了點頭,喊道:“大家加快速度!從水路回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