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著猩紅緞條褥,上坐一個三十出頭的婦人,面容端方,眉目祥和,她身旁坐著一位豆蔻之年的少女,嬌豔嫵媚,半撒嬌,“母親,後日織造府老太太做壽,姊妹們穿戴都是好的,獨我穿的衣裳土氣,沒的惹人笑話,聽說二姐訂了一套頭面,給女兒也置辦,出門好戴”
柳絮猜這就是庶出的三姑娘。
太太楊氏眼神一抹不屑,只剎那,就溫和帶笑,“你二姐要說人家,等你說人家,也給你打一套更好的,沒衣裳穿,後日就不用去了,我帶你二姐過去。”
吳慧真不滿,眼珠一轉,“母親說二姐要說人家,大姐還未出閣,等大姐婚事完了,才能輪到二姐姐。”
楊氏笑容僵住,暗罵,賤人養得就是難纏,轉瞬便笑說;“你大姐的婚事,就不用你操心了,你一個姑娘家,整日掛在嘴上,讓人笑話沒教養”
瞅了眼趙姨娘,趙姨娘略不自在,陪笑:“姑娘年輕,太太還要多教導才是”
趙姨娘比楊氏小上一兩歲,看上去像二十出頭,跟三姑娘十足像姊妹,豔若桃李,顏色勝楊氏三分。
楊氏唇角嘲諷微笑,“慧兒是妹妹生養的,妹妹就是好的,慧兒定然是個好的”
趙姨娘臉紅,太太口口聲聲說三姑娘是妾養的,暗諷她不知天高地厚,同嫡出的二姑娘比。
楊氏說完,不在理這母女倆,看眼站了半天的柳絮,問周大娘“這就是陳貴家的說的?你的親戚?”
周大娘賠笑道:“她是奴婢的兒媳”
楊氏打量柳絮兩眼,溫和地道:“周大娘家的人,錯不了,只要不惜力氣,我是不會虧待下人的”
周大娘忙賠笑奉承,“太太是最心善,門前要飯的都賙濟,那年不捨幾石米,救濟窮人。”
這正說著,門口小丫鬟揚聲道;“二姑娘來了”
楊氏朝周大娘道;“帶她下去吧,跟廚房就說我說的,照府裡一樣的月例”
周大娘喜上眉梢,蹲身,“謝主子恩典”
又給柳絮使了個眼色,柳絮趴下叩頭。
周大娘垂目,告退,走到門口,就見一個明麗的少女,腳步輕快進門。
看了一眼柳絮兒,周大娘斂了神色,略蹲身,“姑娘好”
二姑娘點點頭,進門裡。
就聽裡面楊氏的聲,“這丫頭長的不錯,瞅著也機靈”
周大娘領她府裡一路走,逢人便說“多關照,我媳婦“
闔府沒有不知道的,柳絮是周興的癱兒子的童養媳,背地裡指指點點,都嘆可惜了了。
吳府就幾位主子,侍候的下人卻有幾百號人之多,大廚房,一排十餘個鍋灶,廚房管事劉貴家的,灶上夏婆子,六子媳婦,七八個婆娘。
柳絮分管切菜,打下手,她除了分派的活,倒泔水等粗活搶著幹,一日下來,劉貴家的對她頗有好感。
日西,柳絮隨著夏婆子幾個各院送晚膳,主母房裡,自是劉貴家的親自送過去,柳絮幾個送大姑娘、二姑娘,兩位姨娘的膳食。
兩位姑娘的院子都在府西頭,順路,柳絮和夏婆子抬著三層食盒,身後六子家的和一個婆娘兩人抬。
夏婆子小聲道:“記住,先送二姑娘屋裡,然後是趙姨娘、周姨娘,大姑娘。”
柳絮擱心裡記下,納悶,按說大姑娘是正經嫡長女,親孃死了,繼母偏心,向著親生兒女,也是有的,可嫡女在府裡的地位反倒不如兩位姨娘,就有點說不過去,自己頭一日來,不好多嘴,把疑問嚥下肚。
到了二姑娘的院子,夏婆子眉眼笑得都擠在一塊了,對二姑娘的貼身大丫鬟叫珍珠的討好地道:“今兒做了姑娘愛吃的掛花翅子,老奴怕冷了,緊跑,這不,都冒汗了”
撩起襖袖子在臉上劃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