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一場戰爭在所難免了,兩軍已經對陣,戰爭隨時都會打起來。
而此時,梁國的使者還病在這裡,若等王軾康復,只怕那面早已兵戈相見了。
顧衝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這個想法的確大膽,那就是他代替王軾前往塞北談和。
王軾是刑部侍郎,國之重臣,代表梁國出使身份高貴,合情合理。而自己是個小太監,代梁國出使,若被怒卑知道那還了得?
這分明就是藐視怒卑,不但談和不成,反而激怒對方,起了相反作用。
可是,對方又怎麼會知道自己身份呢?
顧衝再看一眼病重的王軾,下定了決心。
王軾驚恐地望著顧衝,什麼?他要代自己出使塞北。
“大人,現今也沒有別的辦法了。朝廷命咱們出使塞北,若不完成則是抗旨,你我都難逃責罰。只有我前去一試,成與不成,回去後咱們也有所交代。”
王軾猶豫了,顧衝說得沒錯。可是,他一個小太監,能完成使命嗎?
“我需借用大人身份前去,大人請放心,我必竭盡全力代大人完成使命。”
王軾眼嘴唇微微顫抖,輕輕舉起了手臂,將顧衝的手握在了手中。
顧衝原本是要留下於老三照顧王軾,但王軾死活不肯,一定要於老三陪同前去他才放心。無奈之下,顧衝只好將王軾託付給謝郡守照顧。
第二日清晨,顧衝來與王軾告別。
“小顧子,一定要多加小心。”
自從凌峰寨顧衝救下王軾以後,王軾對顧衝的看法大有改善。他擔心顧衝安危,現在不像平時,兩國已經準備開戰,再去出使就會有生命危險。
顧衝點頭道:“大人請放心,我福大命大,定會無事。你在這裡好好靜養,不日後我必將回來,接上大人咱們一起還朝。”
王軾的眼淚又忍不住湧了出來,他有很多話想囑咐顧衝,可又什麼都說不出來。
所有的話都在這無聲的眼淚中流露出來。
青州邊界,一輛馬車疾馳而來。
遠處,是梁國最後一道關隘——玉關。
梁國一共有三座關隘,分別是北境玉關,東界樓關,還有西面的蘭山關。
這玉關東西延綿數十里,東至臨海灣,西至雲湘山。它看起來雄偉壯觀,其實不過是一個用黃土堆起來土城而已。
怒卑最精銳的部隊就是塞北狼騎,所以玉關的主要作用就是阻礙騎兵過境,只要怒卑騎兵過不來,梁國就可安然無事。
於老三停下了馬車,顧衝從車內探頭出來,遠遠地打量著玉關。
“於老三,過了這裡,咱們就是出國了唄。”
顧衝開起了玩笑,於老三點頭道:“不錯,出了玉關,前面就是塞北地界了。”
“我看關口處進進出出,還挺繁華的,也不像要打仗的樣子啊。”
“走吧,於三哥,咱們出國溜達去了。”
顧衝將頭縮回車廂,於老三輕輕一扽韁繩,馬車慢慢前行出去。
關隘主城上迎風飄起一面黃色大旗,上寫“玉關”兩個大字。
旗幟下,一位將軍站立在那裡,單手握住刀柄,正緊密注視著關口下進出百姓。他的身後,整齊站立著兩排兵士,個個刀槍整備,如臨大敵一般。
關口城門處,進出百姓自覺排好隊伍,左出右進,等候兵士逐一檢查放行。
於老三下了馬車,牽著韁繩隨著人流一點點向前,
很快,這駕馬車就進入了城上那位將軍的眼中。
“去查一下那輛馬車。”
將軍吩咐下去,一名兵士答應著跑下關隘,向著馬車而來。
“嗨!你們是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