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奧秘,於鴻翼刀亦有更多領悟,將那蘊藏於刀招中的奧妙變化一一開發出來,今日一試,果然建立奇功。
兩名飛龍騎士數次催動火焰攻敵,卻總潰散於“赤壁故壘”一式的綿密氣網下,實在想不通,這簡簡單單的一招,為何能連續擋住高溫龍火,支撐不失。
有首領做掩護,四十大盜得以專心打防禦戰。他們在氣網庇護下,試著朝紅龍射出弓箭,但面對如此長距,弓箭才射至一半便已無力下墜,至於眾人平素所愛用的短弩,射程則更是不濟。
而當眾人退到一處山崖下,幾個人悄悄地進入山洞,推出了三臺木車,那是源五郎早先設計,將火藥鐵彈用彈力投擲出的炮弩,現在鐵彈尚未製成,眾人無奈只得先以鐵矛代替,他們連發兩記,鐵矛破空而去,正中兩頭紅龍左側。
“好啊!打中了……”
戰至此時,終於奏功,眾人齊聲歡呼,但聲音不久便低落下來,鐵矛與鱗甲相撞,迸出點點星火,卻終究無法突破堅硬的龍鱗而力盡墜下。
兩名飛龍騎士俱是一驚,沒想到這批人還有如此裝備。儘管這推測有些可笑,但難道這就是先前飛龍畏懼的東西?
飛龍雖是甲堅皮厚,尋常刀劍難傷,但如果被鐵矛打中腋下、頸部等脆弱部位,那便大勢去矣!這批盜賊武功不算特出,團結起來卻也棘手,那個使刀男子用的不知是什麼功夫,兩頭飛龍吐焰,威力不下於兩名地界頂峰高手施展東方家火勁,他來來去去只是一招,竟將前後幾十波龍焰全數擋下!
在後頭目睹這幕的紫衫人,微感惱怒之餘,亦是讚歎於蘭斯洛的刀法之奇。創這刀招的必是天位奇人,其中原理竟與師門絕學“抵天三劍”有些類似。用著雖只是地界的功力,周圍天地元氣卻隨著刀招舞動,而隱約呼應,迴盪出千百小圓氣勁,令出招者用最小的功力卻能夠維持這看似巨大耗損的華麗刀招。
感覺起來,這刀法許多精微之處尚未能發揮出來,這當是和使用者僅有地界功力有關,但是,這刀法究竟出自何門何派?為何以自己的見識,竟是從來未曾聽聞……
再拖片刻,四十大盜的弓箭、鐵矛均已用盡,卻仍無法損及對方分毫,兩名飛龍騎士見對方彈盡援絕,也發現蘭斯洛此招並無傷人威力,索性駕馭飛龍靠近,令火焰更具威勢。
蘭斯洛亦發覺不妙,弟兄們漸漸出現了口吐白沫、嘴唇變色的中毒徵兆,自己亦感呼吸維艱,四十大盜中除自己之外,並無其他能與之相抗的高手,妮兒與源五郎外出不歸,顯然也遇上了麻煩,若不盡快把這兩頭不知從哪來的礙眼蜥蜴了結,恐怕就要重演伊格布林的慘劇……
不過,這兩個笨傢伙終於也中了自己的計,慢慢的飛近過來了。
兩頭紅龍飛分左右,自兩個方向分別吐出高溫火焰,試圖在這近距離之下,一舉催破蘭斯洛的防禦氣網。
“不對!”
在後方旁觀,一股不對勁的感覺,令紫衫人催策座騎,往這兒飛來。
“混蛋蜥蜴,滾回你老家吧!”
蘭斯洛抖手一振,風華刀劃出數個正反弧形,隨著他身形急轉,每一下旋身便多了一道回力於刀上,正是專門借力打力的鴻翼第六式“多情應笑我”。
龍火雖是無形,終究是有質之物,在這一代天刀妙手偶得的奇招之下,給蘭斯洛一回一帶,不可思議地倒卷而歸,熊熊龍火,剎時吞卷向兩頭血紅巨龍。
人龍一體的組合在這時發揮了作用,兩名飛龍騎士一面急速爬升,躲開火焰;一面鼓勁出招,以龍族武學的“升龍氣旋”,將反噬而來的烈火打散卸去。
可是,除了熊熊龍火,也還有別的威脅緊跟而來,等待已久的蘭斯洛終於逮著了反攻機會。
趁著紅龍尚未飛高,蘭斯洛騰身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