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專業對口的妖才,製作工藝極好,速度也快,都是高價聘請。
而在工坊外。
一個小水獺正在給一群孩子們打氣,孩子們也都是滿臉期待,時不時的吼一聲,彷彿在回應小水獺。
這一幕看著很好笑,可實際上,這些孩子大多都是逃難的孤兒,雖然得到了鄱陽湖周邊各個村子的救助,但也不多,只保證溫飽。
想要其他東西,需要自己付出勞動,賺錢購買,這也算是為了避免養成不好的習慣。
所以各村都有一個報童名額,得到名額的,每天可以免費乘坐一次來還龍船,過來進報紙。
另外還有一些無事可做,閒著無聊的桃源村本地孩子,也來兼職,就當賺零花錢了。
而小水獺的爺爺,卻是個精明的妖才,接觸報紙這玩意後,就知道了報紙的潛力,透過朱老五的關係,花了一筆神仙錢,購買了鄱陽湖一年的報紙代理權。
然後交由小水獺負責。
如今也是做的風生水起。
其實這代理掙不掙錢,老水獺並不是很在意。
祂是借用這個機會,讓自家一族,更快的融入鄱陽湖這一片勃勃生機之地。
在這裡,人與妖,幾乎都開始相互適應,誰見到也不會驚奇。
畢竟如今鄱陽湖,除了陳清河之外,一位銀魚大王的名號,也不脛而走。
它拔鱗換糧,拯救難民的典故,都開始往鄱陽湖外的區域傳去。
如此慈悲妖心,誰聽了不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