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自然也會有路人甚至是黑粉:
【聽說盛從枝直播的內容都有手替,真的假的?】
【啥意思?那些瓷盤不是她自己畫的?】
【明星嘛,為了各種人設,裝腔作勢罷了,其實是找的店裡的老師傅在表演,把鏡頭切在她直播間,讓大家都以為真的是她在畫。】
【我就說嘛,才學了三個多月就畫的那麼好,一看就很假。】
【但人家目的達到了啊,每天直播間排名第一,熱搜也一直掛著,今天還被邀請來參加非遺大會,你看看現場多少媒體記者,回頭又可以大肆宣傳一波了。】
【這不是糊弄人嘛?!】
【她就不怕今天當場獻醜?】
【你們等著吧,待會兒到了秀演環節,她肯定不會真畫!】
黑粉們說的言之鑿鑿,盛從枝卻只顧著看手裡的發言稿。
這個活動通知的太臨時了,而這三個多月,她主要學的就是廣彩臨摹,對於廣彩的發展歷史,重要分類,以及其他的相關知識接觸並不多。
結果這次石頤鳴給她準備的五萬字發言稿裡,全都是這方面的知識,遣詞造句各種生澀,各種生僻字,平常人能通順讀下來都很難,而她要上臺脫稿發言……
“大小姐,別緊張。”石頤鳴居然還好心提醒,“如果實在背不下來,待會兒可以少說一些。”
盛從枝微笑。
主辦方邀請了幾位代表上臺發言,每個人最少都說了十幾分鍾,有的甚至更長……
顯然都是想利用這次機會好好宣傳。
她身為廣彩傳承人,如果表現的不好,也直接會影響整個顧家的形象,包括她自己……
終於,在三位演講人過後,臺上司儀舉著話筒說道,“接下來這位發言人,是我們今天非遺大會的特邀嘉賓,她就是當紅演員盛從枝盛小姐,也是港城沈家廣彩文化的最新一任傳承人沈枝沈小姐,她今天將會為我們帶來關於廣彩文化的傳承心得,大家熱烈鼓掌歡迎。”
霎時全場掌聲雷動。
媒體記者們更是將鏡頭直接對準。
盛從枝起身,摘下披肩,抬腳慢步上臺。
【啊啊啊啊啊我枝姐簡直絕了!】
【簡直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啊。】
【怪不得都說旗袍是最能展現東方女性美的服裝,這一身真的太美了!】
【端莊優雅還很有氣質,每一幀都像在拍電影。】
【強烈要求枝姐下一部接個民國本!】
【愛了愛了……】
粉絲們在舔屏,黑粉們則不遺餘力的嘲諷:
【嘖嘖嘖又開始了吹了。】
【讓人寫個發言稿,她上臺照著念,然後發通稿說都是自己準備的。】
【這套流程我都能背下來了。】
……
等盛從枝到了臺上,她對著臺下微微一笑,“各位嘉賓,各位媒體朋友,上午好,我是盛從枝,也是顧家廣彩最新一任傳承人沈枝,今天很榮幸作為特邀嘉賓來到現場,與大家分享關於廣彩文化的傳承心得。”
又一陣熱烈的掌聲過後,盛從枝開始闡述,“首先,我是在回到沈家後才開始接觸廣彩文化,迄今為止不到四個月,這段期間我主要學習臨摹繪畫,比如大家所熟知的花鳥,山水,人物圖案等等。這些都是最早期廣彩的分類,也就是清康熙默契到千龍早起,以我國傳統題材為主,審美源於歐洲流行貴族風格……”
隨著她的講解,後方大螢幕上出現了各種廣彩圖案。
盛從枝繼續,“隨著技術的進步,到了清道光年間,廣彩光是顏料就增加到了幾十種,尤以金色最為大量運用,就比如這一個金地牡丹圓口瓷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