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部分

。加之其在江南的威望,至今也有不少百姓,感念其功德。讓其當個節度副使,無疑大材小用。

剛好瓊州一攤子事情,急需官員過來管理,趙孝錫直接透過私交關係。讓章惇將蘇軾,調到儋州來擔任知州。相信到了這裡,也沒人敢再迫害於他。

其次的用意,也是趙孝錫希望透過這種方式,獲取蘇系官員的支援。不管怎麼說,治理天下少不了這些文官。而蘇系的門生故吏同樣不少,聲譽似乎也還不錯。

其實跟章惇打招呼,也只是給朝廷一個臺階下。不然,以趙孝錫的脾氣,直接就將蘇軾請到瓊州來,他倒想看看,朝廷誰敢多說一個不字!

第二卷 第七十七章 蘇軾的驚詫

紹聖元年(1094)二月,宋哲宗趙煦起用李清臣為門下侍郎。三月,考試進士,李清臣出題指責元佑初年廢除新法,並陸續起用如曾布之類變法派人物。

四月下旬,御史虞策上書彈劾蘇軾,說蘇軾從前任中書舍人時所作誥詞文字,語句譏訕,建議給蘇軾訓誡。其後殿中一位姓來的御史,上書說其所作文字,譏諷先朝,以古諷今。

同時來御史還列舉蘇軾在貶呂惠卿時所寫的誥詞:“首建青苗,次行助役、均輸之政,自同商賈,手實之禍,下及雞豚,苟有蠹國而害民,率皆攘臂而稱首。”

甚至最後還羅列蘇軾,所作司馬光神道碑中的文字,攻擊他誹謗朝廷,要求對蘇軾嚴加懲治。自從虞策、來之邵二人發難後,御史臺官員在趙挺之的率領下,大肆攻擊蘇軾。

這也導致蘇軾所作的一切文字,其中在給呂大防寫誥詞時有“民亦勞止”之語,成為蘇軾極為重要的一條罪名。以前蘇軾得罪過的朝臣,爭相落井下石。

最終開創新元年的趙煦,一紙聖旨將其貶官英州,擔任所為的節度副使。那怕朝堂有官員,例如高太后在位時的臣相範純仁,上書竭力為蘇軾辯護,但結果卻適得其反。

先是弟弟蘇轍被貶離京城,隨後又是他被流放般貶官,以文官之職出任遠寧軍的節度副使。也年近六旬的蘇軾。非常清楚自己為何得到這麼個下場。

做為一門兩進士,又是前進北宋大臣蘇洵的長子,蘇家在朝堂之中也算門生故吏眾多。只可惜。他們兩兄弟都不願牽涉新舊兩黨的爭鬥之中。

結果很不幸,本就想找人顯示一個皇權威嚴的趙煦。明知蘇軾身上的罪名,大多都是捕風抓影,可最後還是將其貶官發配,讓其來廣南東路當什麼節度副使。

對於這種老臣而言,他們面對皇權的時候,大多都逆來順受。跟前來宣旨的太監。還有接任的官員交接權利,很快就啟程趕赴上任。

就在蘇軾一行。進入廣南東路管轄的區域時。隨行的蘇府護衛,就很意外的感覺到,他們似乎被人盯上了。只是對方,似乎沒什麼惡意。一直在前後進行護衛。

這種情況,讓蘇軾也非常好奇。雖然他清楚,這次貶官更多都是黨爭的犧牲品。可在他看來,那些恨他的官員,應該做不出半道劫殺的事情吧?

怎麼說,他也是兩朝老臣,突然死在赴任的路上,只怕朝廷也不好跟臣民交待。最主要,蘇軾覺得他們兄弟的官風。在大宋總體還是有民望的。

可進入到廣南東路後,每到一處就有人,早早的等候在路上。一臉放心地交:“蘇大人。奉主上之命,前面已經準備好熱食跟溫水,請蘇大人稍做稍息再上路。”

面對這些笑臉相迎的人,蘇軾自然非常好奇的道:“還未請教貴主上是何許人也?我一個貶官之臣,可受不起這等優待!”

對於他的話,來人卻絲毫不生氣的道:“還請蘇大人見諒。主上有令,時機未到不得透露他的名字。只是交待我等。一定要照顧好蘇大人一行。

另外主上讓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