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都是從劉青山他們手裡流通到這邊的。
估計要是沒有他們這些商品充門面,商店裡的貨架子,得空出來一大半。
由此可見,蘇聯國內的經濟,已經到了快要崩潰的邊緣。
走過一個路口,劉青山就看到道旁站著個商販,手裡拿著一瓶老白乾,正在那揮舞著。
身旁還放了個大包,估計都是剛換回來的貨物。
生意好像還不錯,劉青山站在那觀察了不到十分鐘,那傢伙的大包就空了。
“咱們的商品,好像挺受歡迎的。”李鐵牛也咧著大嘴直樂。
然後,就有兩個毛子湊上來,嘴裡哇啦哇啦地說著什麼。
“鐵牛,他們要買你身上那件羽絨服,八十盧布。”侯三在旁邊給當翻譯。
“行啊,要是給一百盧布,俺差不多就賣啦。”李鐵牛還真動心了。
一邊說,一邊脫衣服,劉青山剛要阻止,這大冷天的別凍感冒嘍,為了百八十盧布的,可不值得。
結果看到李鐵牛的羽絨服裡面,還套著一件,難怪瞧著這貨今天身上鼓鼓囊囊的呢。
其中一個毛子遞過來一百盧布,李鐵牛樂呵呵地接到手裡,然後又脫下來一件,朝另一個毛子抖了抖:“你不來一件兒啊?”
劉青山算是服了,這貨身上,竟然還穿著一件皮襖呢。
他們辦得是旅遊簽證,不能帶太多的貨物,想不到,李鐵牛這貨,竟然能想出來這種法子。
這要是夏天的話,套上一件件運動服,最少能套進去十件兒。
幾年後,不少人都用這招賣服裝,因為這樣做不用交稅。
想不到李鐵牛還成了這一行的開山祖師。
另外一名毛子,也把羽絨服給買了,李鐵牛甩甩手裡的盧布:“午飯錢這不就出來了。”
侯三也大樂:“鐵牛,你這是大塊頭有大智慧啊。”
幾個人邊走邊看,又進了幾家不同的店鋪,也就漸漸發現:布市這邊,主食是不缺的。
就是副食品和生活日雜用品奇缺,由此也可以看到蘇聯的重工業和輕工業的發展極不均衡。
“來了一趟,怎麼也得弄點紀念品回去啊。”
侯三嘴裡唸叨著,可是真沒啥可買的。
只有李鐵牛花十盧布,買了個插電的剃鬚刀,好用是挺好用,就是動靜有點大,突突突的,都趕上小四輪了。
侯三的聲音比較大,或許是前面的伊萬諾夫也聽到了,就在前方轉彎,拐了一陣,來到一處步行街。
“原來他們這邊也有古董市場呢。”
看著步行街上,擺著的一個個地攤兒,侯三忽然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他原來不就是和這些人一樣嗎?
想到這裡,望望身旁的劉青山,他的目光中滿滿都是感激。
李鐵牛咣噹著大眼珠子四下望望:“那舊大衣和破靴子也是古董?”
劉青山笑笑:“準確地說,這裡應該叫做舊貨市場,咱們溜達溜達吧,沒準能碰到喜歡的東西。”
因為天冷,擺攤的不多,客人更少,而劉青山他們四個外國人,在這裡就更是額外地顯眼。
一路上都保持沉默的李鐵,忽然停住腳步,他蹲下身子,默默地看著身前的攤位。
在一片絨布上,彆著一枚枚的勳章,形狀各異,足有二三十件。
攤主嘴裡哇啦哇啦的,熱情地推銷著,估計是在介紹這些勳章的來歷。
“他說都是爺爺留下來的。”侯三在旁邊翻譯。
“你應該留著做紀念的,這些都代表著榮耀。”李鐵很認真地跟攤主說著。
那個傢伙卻嘿嘿一笑:“榮耀已經過去,所以我只能用這些破爛換大列巴,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