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後面所論確實屬於可行之道!但敢問二位大人,汝等所言盡是為現今局面保持,乾便可舉一最簡單之例子現時有大部份楊奉將軍屬下軍士因屯田之事故而辛苦勞作,而又有小部份,但數字並不少之軍士行搶掠之事,卻又於平時未作勞動。那麼如此明顯對比下,假若二位大人為其中需得辛苦耕作,堅持訓練一方,你們又會如何想法?最終又會如何行事?”
孫乾同意田疇與趙明的關於天子若在此地,則於劉曄確實有利之語,但他直接便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田疇地過於樂觀之處,這是一個最簡單的問題,不需要花費太多心力去猜測結果,只從最直接的對比以及兵士們簡單的想法便可清楚知道最終結果搶得人越來越多,服於屯田之人愈來愈少!
那麼,到那時田疇與趙明屬下百姓以及軍士就是直接的受害,他們還能與楊奉以及他所保護的朝廷之間保持這等親近以及極有影響的關係嗎?
當然不能!
田疇與趙明立時默然以對,他們並非是沒有想過這個可能,只是潛意識認為只要需得楊奉多加管束,則必然會情況好轉。但楊奉的態度已經是從身為朝廷直接掌兵,擁有護送天子歸都成為了無論是劉協還是朝中百官都是爭相巴結,現時頗有些自傲以及目中無人的態度。
畢竟楊奉是白波軍之支黃巾餘孽出身,他們能勸得了麼?
卷八:劉曹聯盟 第十七章 風雨欲來
“然而洛陽百姓為我等先前與大哥辛苦收攏,現今便若離開,豈非重置他們於水火之中,而軍中亦有過半士卒為洛陽百姓中驀得,先不說是否能夠順利離開,便論我等本意,又是於心何忍?”
思慮半晌後,趙明見到連田疇都被這一言驚醒而無語以對,立時便頗為無奈地說道。專業提供手機電子書/電子書下載
“一家之事與萬家之事,一地之民與幽、徐二州數百萬民眾之間,豈能相提並論?明公一直便有視能力而論舉措想法,亂世之中受苦百姓何其多矣?顧全大局,莫要因小失大,如此方為儲存現有基業,以圖將來終能還民清平。二位大人何必猶豫於此等小節?”
孫乾說得並沒有錯,當到了劉曄這個地位上時,除了原則上的就算吃虧也不能容忍之事,其餘都得以比較得失利益來作出決定。
由於有劉協在洛陽,當然不可能如同青州那般再來個攜民同回徐州之大舉,這十數萬百姓便是現今這個空架子朝廷指望的糧食以及補充兵員基礎了,劉曄又豈能虎口奪食?至於趙明他們帶著九千兵士離開,只怕不論楊奉還是劉協私心裡都會鬆下一口氣
楊奉的一萬五千軍士是經過了李郭聯軍十數萬大軍追擊奮戰而餘生的,忠誠度自然不用懷疑,而劉曄手下的趙明與田疇二人,又屬於施行新政,所有百姓名義上雖屬於朝廷,但實際上仍舊是聽從他們的安排排程,這本已就召來了不少官吏非議……
由此推之,楊奉屬下兵士們搶掠之事愈演愈烈未必便沒有著他的默許以及故意縱容!
這些人,便是如此的不知足。他們口中有飯食吃之時,不會想到當沒有劉曄當年辛苦收攏百姓,並藉著自己代郡一處之力施行屯田之事,他們或許回到洛陽將面對的是殘敗地宮殿,無衣食之少數百姓。到了最慘之時百官只能吃樹皮草根,劉協也只能喝到一碗米湯……
享受成果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有心思去想如此之多的“如果知足”便是其天性!
現今往食衣行無憂,顛沛流離數年之後,剛剛找到了點當年那種身居於天子朝堂。享萬人景仰的感覺,便又在嫌著有趙明以及田疇在此管著就是他們直接管轄的百姓,已算得越俎代庖,少了這近萬雖有軍屯之利,但因為整訓以及防備兩關之人極多,同樣多靠著百姓供養之兵。他們的日子便會更好過些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