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前三寸上廉中。池前二寸三里逢。曲池屈骨紋頭盡。肘 大骨外廉近。大筋中央尋五里。肘上三寸行向裡。臂 肘上七寸量。肩 肩端舉臂取。巨骨肩尖端上行。天鼎喉旁四寸真。扶突天突旁五寸。禾 水溝旁五分。迎香禾 上一寸。大腸經穴是分明。(左右共四十穴)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 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
入中趾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是動則病灑灑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聲。則惕然而驚。心欲動。獨閉戶塞牖而處。
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為 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
口唇胗。頸腫喉痺。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趾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谷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音遏。髀音被。臏音賓。跗音撫。賁音奔。 音。 音呱。胗音診)
鼻之兩旁為 。腮下為頷。頷中為頤。腮上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股內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伏兔後為髀關。挾膝筋中為臏。脛骨為 。足面為跗。足陽明受手陽明之交。起於鼻之兩旁迎香穴。上行而左右相交於 中。過睛明之分。下循鼻外。歷承泣四白巨醪。上入齒中。還出挾口。兩吻地倉。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歷下關。過客主人。循髮際。行懸厘頷厭之分。經頭維。會於額顱之神庭。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歷水突氣舍。入缺盆。行足少陰俞府之外。下膈當下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而下。下乳內廉。循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下挾臍。歷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諸穴。而入氣街中。其支者。自屬胃處。起胃下口循腹裡。過足少陰肓俞之外。本經之裡。下至氣街中。與前之入氣街者合。既相合於氣街中。乃下髀關。抵伏兔。歷陰市梁丘。下入膝臏中。經犢鼻。下循足面曰跗之衝陽。陷谷。入中趾外間之內庭。至厲兌穴而終也。其絡脈之支別者。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下。歷上廉條口。下廉豐隆。解溪衝陽陷谷。以至內庭厲兌而
合也。又其支者。別跗上衝陽穴。別行。入大趾間。出足厥陰行間穴之外。循大趾下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也。陽明之氣是動。則病灑灑振寒。蓋陽明者午也。陽盛而陰氣加之。故灑灑振寒也。善呻者。陽氣鬱而欲伸出之。數欠者。陽欲引而上也。顏黑者。陰氣加於上。此病在陽明之氣也。病至者。病氣而至於經脈也。陽明之脈病。則惡聞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胃絡上通於心。故心欲動也。陰陽相搏。故欲獨閉戶牖而居。陽盛則四肢實。實則登高而歌。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陽明之脈。下膈屬胃絡脾。故賁響腹脹。此陽明之氣。厥逆於經。而為此諸證。故曰是為厥。蓋陽明之經脈。循脛 而下也。夫有病氣而不及於經者。有病在氣而見經證者。有經氣之兼病者。有病氣而轉入於經者。故曰可分而可合也。本經曰。谷入於胃。脈道以通。血氣乃行。平脈篇曰。水入於經。而血乃成。胃為水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