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光膜表面用手指圈出了羽扇大陸所需要切割的分佈,蒂蘭聖雪立刻開始按照我的命令執行任務,她利用引數操作,透過改變羽扇大陸南部地殼底部四十公里處的軟流層引力向量,從而製造出一個球狀高引力場域來增大加軟流層壓力,從而提高軟流層溫度,進而導致軟流層的熱量傳遞到地殼,這就像是煮沸一鍋湯一樣,湯表面的物質會迅速化開,最終導致羽扇大陸從北緯10度地區的陸地突然發生斷流,並且透過對分離出的小塊大陸下方軟流層固流體狀態的岩石流流動力的向量操作使其向南部推動,從而導致小大陸向著南半球迅速地移動,大約三年後,小塊大陸已經移動到了南緯15到43度之間,而原來的羽扇大陸的南部和赤道線之間終於有了10度的洋流帶,這就大大加快了羽扇大陸東西兩側洋流的交換。
而分離出去的那一小塊大陸,因為形狀像是一隻人的右手,我將之取名為神手大陸。而在神手大陸與羽扇大陸分離的地區,則形成了一條鏈球狀島嶼,這些島嶼都是因為地殼運動導致的火山噴發和海底地勢抬高以及大陸沉降物撤沉降形成的,從高空之中俯瞰,這就像是一隻人手抓著一條珍珠帶。
分割了大陸之後,蒂蘭聖雪再在羽扇大陸的西南部地區透過製造正反物質碰撞造熱的方式製造出大量的低壓區域,同時透過對氣流的細微把握,尋找蝴蝶效應的刺激點,透過對區域大氣的擠壓導致密度不對等,從而像推倒多米諾骨牌一般製造出橫跨海洋的超級颶風,在現實地球上,颶風的移動方向是自西向東,而蒂蘭聖雪透過不停地在颶風周圍的空氣流速和密度操作,使得颶風向著東部行進,這樣就相當於把羽扇大陸西部的海水和大氣吹向了東部。
龍吸水、超級颶風、史前巨浪、跨洋的大暴雨……災難性的天氣在羽扇大陸的南部接連不斷髮生,而我一直讓蒂蘭聖雪保持這樣的操作,一連操作了三百次,直到保證羽扇大陸東部的海洋中的生物小分子比例上升到了令我滿意的比例方才停止。
而此時,距離最初的羽扇大陸與神手大陸分離,已經過了一千年。
恐怖的風浪將大量的小分子有機物席捲到了羽扇大陸的東側,而羽扇大陸的東部存在著海底火山帶,在靠近海岸的海底十公里到三十公里的海盆附近,大量的黑煙囪在往海面上湧動著。這些黑煙囪和從羽扇大陸西部地區飛來的單糖、氨基酸、甘氨酸、穀氨酸等簡單有機物捲動在一起,在海底岩漿噴出的硫酸物質作用之下,大分子有機物開始逐漸形成,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分子有機物數量還在增長著。同時,由於原始大氣很難阻擋紫外線、伽馬射線等宇宙射線的緣故,海洋中的少量甲醛開始變成核糖和脫氧核糖。在磷酸分佈較多的海底岩層,則是出現了少量的腺嘌呤,我讓蒂蘭聖雪透過洋流動向的操作,把腺嘌呤和核糖攪拌在一起,在紫外線的作用之下,形成了腺苷。之後再模仿米勒實驗把腺苷、乙基偏磷酸鹽混合在一起利用紫外線照射,腺苷酸形成。較為麻煩的是長碳鏈的脂肪酸,因為這需要把二氧化碳和乙烯在高壓、紫外線照射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形成,高壓的情況一般是在深海海底,而海底又缺少紫外線照射,高壓和紫外線這兩個條件,幾乎是矛盾的。
這樣一來,生命形成的條件就比較苛刻了,要形成長碳鏈脂肪酸,只有在那些相對來說紫外線能夠照到,不算太深的海底黑煙囪處,這些海底黑煙囪大概在海底三百米到五百米之間,需要保證有少量紫外線能夠到達,同時正好有一定數量的黑煙囪。滿足這兩個條件的,一般都在大陸海岸線附近,我讓蒂蘭聖雪搜尋了符合條件的地帶之後,只找到十二個符合條件的黑煙囪。而我的大部分希望,也是寄託在了這些黑煙囪之上。
原始生命演化所需要的基本條件,我都盡力創造了,剩下的,只能夠交給捉摸不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