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質量都很差,洗衣服之前需要先檢查衣服把破口縫好,否則洗完後小口馬上變大口。
檢查完破口還要根據髒汙型別和布料型別再分類,尤其是呢絨衣服,浣洗方法不對,就要付出慘痛的代價。
洗之前要花一整天的時間來浸泡,讓髒汙自然溶解,然後才能繼續清洗。
由於沒有室內排汙設施,需要先把髒水桶提到外面倒掉,然後再去井邊河邊排隊打水。
然後就是搓洗環節了,不同的衣物要傾倒不同的清潔藥劑,有時候在第二次清洗時還要新增少許藍色染料作為增色劑去掩蓋清潔藥劑對衣物的腐蝕。
最重要的是,這個活需要大量的熱水,而城鎮中的木柴價格不菲,所以正常家庭是一週一洗,很多單身漢或者勞工的衣物甚至是半年一洗。
不過隨著蜂窩煤的出現,燃料價格驟降,洗衣的成本總算是打下來了。
可它耗時還是過長,所以很多單身工匠就會委託一些寡婦或老奶奶幫忙洗。
這些寡婦和窮苦婦人一合計,發現居然能賺不少錢,就開始收費。
一些腦子機靈的市民發現商機後光速入場,開起了洗衣工坊,成功擠掉了那些寡婦和老奶奶的業務。
於是,在霍恩不知道的角落,洗衣工坊這項生意悄然普及開。
由於是統一浣洗,大批次購買清潔藥劑與蜂窩煤,且地址就在河邊,甚至還有專門的洗衣女工,所以洗一件衣服的成本比普通家庭要低得多。
很多市民和工匠發現,他們洗一次衣服的錢比原先買木柴的錢多不了多少,馬上就用腳投票。
他們的妻子很滿意,因為洗衣服的熱水需要在爐灶上加熱,這無疑會破壞她們的日常烹飪和其他家務計劃。
很多寡婦和窮苦婦人都會到洗衣房打工,不過由於社會風氣的保守,她們必須繫上頭巾,滿頭大汗地在漫天水蒸氣中工作。
波納託看到幾個婦人正在咳嗽,想來在這樣的環境裡工作肯定相當不容易。
把衣服交給洗衣坊的人,拿了號牌,蓋了印章,波納託就閒庭信步地去了河邊。
同伴早已在河邊等待,手中還提著幾磅豬肉。
「怎麼了?」見同伴看見自己卻不走,波納託好奇地湊了上去問道。
「封路了,走不出去,救世軍回城了。」
在急促的笛聲和鼓聲中,歡呼聲和孩子追逐的聲音依次響起。
在眾人期待的視線中,一排整齊的救世軍戰爭修士出現在所有人的視線之中。
他們在城外就換好了衣服,作為儀仗隊率先入城。
這禮服由伊索德夫人的成衣工坊設計並縫製,上衣是棕黑色的立領茄肯外套,肩膀上用釦子連著外面的袖子。
袖口探出了一圈白色的修米茲襯衫內搭,他們在行走時揮動手臂,與紅色的綬帶和腰間的圓弧護手劍摩擦著。
下半身則是束腿長褲,與這個時代常見的燈籠褲不同,它直溜溜的形制瞬間讓每個士兵都擁有了直而長的腿。
與帝國常見軍服最不同的,就是他們有一件單肩半披風,這披風僅在左肩,下襬剛好遮到了屁股的位置。
這是伊索德根據古庫什人斜披半袖設計而來,由於庫什河草原晝夜溫差大,而且騎馬時寒風很容易帶走熱量。
所以當時的古庫什騎兵都會在衣服上多穿一件,然後只穿一個袖子,冷了就穿上,熱了就脫掉。
伊索德根據這個記載以及民間常用的鬥劍斗篷設計出了這種半肩短披風,並附加了大量的編繩設定同時在肩膀的紐扣處增加了齒輪紐扣。
這無疑讓這披風顯得精悍靈活又華麗。
呆呆地看著眼前走過的黑衣士兵,波納託忽然有些羨慕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