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百七十二章:造反只為誅九族(2)

辦完喪事之後再登基,是遵循孝道,不等皇帝屍體回來先行登基,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總而言之就是他這麼操作,並不算無法原諒。

禮部有的是藉口替他圓起來。

三皇子肯定還是不甘心的,因此他很快帶著並不是很知情的軍隊,迅速趕回京城,大罵太子不孝,並藉著他偽造的遺旨,攻打京城,京城內部也有些混亂,很多原本願意站在三皇子一邊的因為看到太子已經登基稱帝,開始退縮。

但也有覺得這樣更好。

更能凸顯他們的忠義無雙。

混戰中,郭平一直帶著郭家人以及自家的私兵,渾水摸魚,他的計劃是回頭甭管哪邊勝了,他都說自己是站在勝利者那邊在幫忙,雖然可能不夠旗幟鮮明,但確實要相對安全,畢竟要是明確站在哪邊,萬一失敗可是會被清算的。

可就是在這渾水摸魚的過程中。

原身唯一的兒子郭晏,被不知哪來的飛羽箭,一箭射中心臟,當場死亡。

箭上面沒有任何標識。

沒人知道是哪射來的。

緊接著便是新上位,沒來得及改元的久安帝順利鎮壓叛亂,活逮了漢王。

並且因為考慮到先帝多次叮囑,最擔心他們兄弟相殘,所以最終只是削了漢王的封地,讓他住在京城,其他王爺頭銜俸銀都沒削,正因為漢王都沒什麼大事,所以參與反叛的那些大多也沒什麼大礙,不是罰俸就是削了一等爵位。

郭家的損失反倒算比較重的。

畢竟世子都死了。

知道自己獨子去世的原身,當然不甘心,不但想弄清楚兒子的死因,還想要替兒子報仇,最關鍵的是原身覺得。

她兒子的死可能不是意外。

而是府裡的人下毒手。

畢竟她兒子是嫡長子,府裡多的是庶子妾室,想要她兒子死,爭奪爵位。

只是沒有證據罷了。

本來原身是想先找到兇手,替兒子報仇再考慮其他事的,但久安帝改元后不到半年,就有妾室開始吹枕頭風,讓郭平上奏摺,請封她的兒子做世子了。

這個原身哪能容忍。

她兒子是死了,可又沒有絕嗣。

也就是說她還有一個嫡親孫子和一個嫡親孫女呢,一個十歲,一個八歲。

所以她當即便提前上奏摺,請求新帝,也就是她侄子,封她孫子為世子。

郭平當即便更不滿了,我的爵位我都做不了主了,你還要替我做主,我有那麼多優秀的兒子,憑什麼立才剛滿十歲,能不能成年都難所的孫子為世子?

因此他也同樣上了摺子。

表示要立自己三兒子為世子。

兩人摺子搞的久安帝也很糾結,不知道偏向哪邊,但很快,他就不用糾結了,因為久安元年八月十九他便病重。

並且在三日之後駕崩。

然後剛滿十六歲的長子繼位。

次年改元宣武。

漢王一看,喲,不巧了,我爹當年不也是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順利成功登基稱帝的,現在我侄子也上位了,是不是有可能順著我爹的路,再走一遍?

然後他就又開始聯絡人,準備反。

這次郭家沒摻合,畢竟他們內部還為了世子位置爭論不休呢,實在沒空。

還願意支援漢王的也少之又少。

而最終結果是漢王兵敗,被貶為庶人圈禁起來,原身孫子也在原身替他爭奪世子位時,墜河染病去世,雖然原身有查出實際動手的人,並且將兇手移交京都府,但原身更清楚的

一點是,沒有郭平許可放任,那些人絕對不敢動手。

可以說從那一刻開始,原身便怒火中燒,恨不得與她那個丈夫同歸於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