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意在你們犯錯的時候,向陛下求親。
你們得到了好處,不用受懲罰,自然覺得他是個好太子,好大哥,陛下也很樂於見成,樂於見到你們兄友弟恭。
但據目前收集到的資訊來看,秦王妃在知道自家被族滅之前,最恨的其實是秦王本身,秦王兩次被百官彈劾的時候,太子都有幫忙說情,先前不是還有傳言說陛下都想廢了秦王,將秦王貶為庶人,全靠太子不吃不喝,跪地求情。
雖不知真假,也不知是太子故意為之,又或者太子和陛下兩人聯合為之。
但作為深恨秦王的秦王妃知道這事之後,應該很難不把太子一併恨上吧。
您覺得太子為你們求情是仁善,陛下覺得是兄弟和睦,是好事,可在秦王妃看來分明是助紂為虐,包庇罪惡!”
要不怎麼說旁觀者清呢。
姚輝此時看的就很清楚嘛!
說起太子仁善,但凡非皇族的都想嗤笑兩聲,是啊,他多好,兄弟們害了再多的百姓,他都要求情,畢竟一群賤民的命,怎麼能跟他的兄弟們相比呢?
就算他可能是為了做戲,可能是為了表現一下兄弟和睦,穩定皇位之類。
但憑啥讓那些受害者覺得他仁善?
聽到這,燕王也不由沉默,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大哥確實很不錯,不管他們犯了再大的錯,都有替他們說好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可因秦王等藩王而死的那些百姓。
又何辜?
誰又能替他們申冤呢?
沒有人,皇帝太子都不管,都要輕拿輕放,還能有哪個官員敢去管不成?
“所以,你的意思是……”
許久燕王才聲音有些沙啞的問道。
其實他可能有猜到,只是沒好意思直說,還想再聽聽自己這幕僚的建議。
“殿下,如果陛下太子不在了,您其實就已經是實際上的嫡長子了,只要秦王妃不與您爭位,其實您是剩下藩王當中,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不是嗎?
有些事我覺得興許能冒一下險。
比如,允許百姓在您的封地內建廟供奉祭祀秦王妃,如果有可能聯絡上秦王妃,向她許諾,替他們家***,將她家亡者通通封神,到得秦王妃默許,甚至與支援,我覺得您登基毫無問題。”
本來吧,作為老四的燕王,肯定是沒任何可能繼承皇位的,可如今他上面三個哥哥被秦王妃滅了兩個,剩下一個太子,大機率可能也活不下去,然後如果皇帝也駕崩,沒有留下遺旨啥的話。
他無疑就是法理第一順位繼承人。
如果能再得到秦王妃的默許。
那這皇位更是基本板上釘釘的事。
所以姚輝這番話,其實丁點問題都沒有,甚至可以說是很現實的一段話。
“不妥吧,太冒險了……”
“我也不是讓您立刻這麼幹,只是有些事,可以提前先準備起來,等京城那邊有訊息傳過來之後,您再行動。”
“那派誰去聯絡秦王妃呢?”
“秦王妃不是在您的封地當中留下了十二個詭域嗎,詭域裡面還有不少魂魄留存,我們可以試試與他們交流。”
“也好,那你去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