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畢,羽林軍的列裝本就是最好的,這番幾千人彙集一處,刀槍齊整,鎧甲鮮亮,看來可真是好一支赫赫然威武之師。
雖然時間緊迫,但李蘄還是搞了個軍前訓話,其間他倒沒多說什麼,更多的是唐離以翰林大學士的文臣身份口伐太子的種種暴行,由葉延士作證太子以蘇彌難花毒害陛下時,軍士已是群情激奮,乃至黑天押上那幾個大食人,用齊全的人證、物證坐死太子為謀皇位而勾結大食東道大使的罪名時,這些軍士們的怒火更被推上了一個新的**。
站在校閱臺上的那幾個大食人全是麻木的神情,看他們現在說的如此流利,就知像這樣的場景他們必是在下邊已經演練過多遍了,站在校閱臺一側的唐離聽著他們的訴說,看著臺下左衛軍士的情緒被一點點撩撥的更高,心下多少有些無心插柳之感。
說起這些大食人,最早還要追溯到王忠嗣進京時候,這幾個大食人就是當日長安別情樓中鬧事的八人中的其中三個,當日別情樓一事鬧大之後,王忠嗣派人與唐離談判,寧肯付出巨大的利益犧牲也不願交出這幾人,就曾引起了唐離滿心的懷疑。
交易不成,王忠嗣暗行李代桃僵之計,安排了同樣的八人穿上這幾人的裝束,騎乘他們的大食馬快速出京,意圖迷惑他人,而暗中卻將這幾人另於京中秘處安置。唐離得藍鑽佳人等人提供的資訊看破此計後,就愈發的對這幾人產生了興趣,並密令兩河道的暗線網路密切注意。並將他們的畫像一併傳了下去。
中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這幾人的訊息,直到黑天到了河東,才在外藩朝覲返國的隊伍中偶然發現了這些人的蛛絲馬跡。其時本在河東道蒲州並準備前往晉陽與唐離會合的黑天見狀,當即帶人一路追了下去,從河東到關內,再經由隴右,河西兩道進入安息境內,這場歷時數月之久的千里追蹤直到小國龜茲境內時才有了結果,黑天趁鄰近家鄉的大食使團放鬆警惕的當口兒,在付出了三死兩傷的代價後終於搶到了這八人中的三人,並由他們身上獲得了一些寶貴的信箋。
一路倉皇東遁,黑天王使盡了數十年來刀頭舔血練就的本事,才有驚無險的帶著這三個活口返回大唐,一直到徹底安頓下來後,他才有時間開始探問這幾人身上的秘密。
一問才知,這竟涉及太子。原來,自登上儲君之位以來,李亨面對咄咄逼人意欲動搖東宮的李林甫,日子過得極其艱難。十餘年來可謂是天天提心吊膽,及至皇甫維明身死,韋氏家族覆滅,自身被玄宗召到身邊看管的太子心中惶恐到了極點,勢力被剪除大半的他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恐懼,萌生了尋求外援的想法。
與勢力強盛的大食人勾結聯絡,當時身為隴西節度使的王忠嗣並不知道,他只是遵循太子來往書簡中的要求,藉助上京面聖的機會將那幾個大食人一併帶往長安。絲毫不知道這些人中竟有大食東道節度大使的使者,本來這些安排的都極為巧妙,事情壞就壞在那幾個大食護衛身上,護送大食信使的護衛本都是節度大使的帳下親兵,(本書轉載文學網)這些人往日也跋扈慣了的,雖然來前被一再囑咐,但幾千裡躲躲藏藏的下來,到了繁華甲天下的黃金之城後,憋悶已久的他們面對著這樣一個花花世界,再也忍不住了。隨後就上演了大鬧別情樓中的一幕,若是換了別家酒肆,憑著王忠嗣的身份地位這也不算個什麼,巧不巧的是偏就撞上了唐離。
此事一出,太子也在隱瞞不住,只能無奈向王忠嗣告知了幾人的身份,到這個時候,老王縱然氣怒交加,但東宮出身的他為了李亨的儲位著想,也只能打掉牙和血吞,與唐離談判的同時暗施李代桃僵之計並最終咬牙把一切都抗了下來,也把自己給弄進了大理寺。
被人換下的信使等人在事發當日即被轉移到了太子在京中秘置的別業中躲藏,直到王忠嗣入獄,此事風聲漸消,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