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證明了歷史的選擇。
飯要一口一口地吃,不能撥苗助長,在南方的揚州、荊州和交州,對帝國有著高度的認同感,百姓心中想的是“我是皇帝的子民,我是帝國的子民”!加上經濟的高速發展(花了長遠的時間),百姓有閒又有錢,政府也有錢,法制也深入人心,才能搞一搞民主來玩玩。
在帝國新佔領的土地上,當地老百姓還沒有對你有認同感,經濟、教育、法制都沒有跟進,你就來搞民主、自由和平等,唉,你嫌你的命長了。
李亦奇認為,九州之外新佔領的領土和當地的子民,起碼要經過30…50年封建主義的毒害,他們的心,才會蛻變成為帝國之心,才會對帝國有著認同感,日後即使會叛亂,也會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始終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
而在羅馬和前蘇聯,一旦分裂,就永遠不可能統一了!因為它們沒有經歷封建主義的毒害,強扭在一起,卻還搞什麼民主。(羅馬的民主就不必說了,在前蘇聯,雖然說是聯共(布)的統治,可是在形式上還是分為十五個加盟共和國的民主,更SB的一條,蘇聯的法律上居然說各加盟共和國有權退出聯盟!)
發出的第三道聖旨,給予婦女更大的權利。
廢除鄉試中專設的“女科”,允許婦女與男子同時報名參加考試,同等待遇(在體育方面有所不同)招聘,允許婦女中的“公務員”參加京試,換言之,可以出現普通女人當的政府主官,例如縣官、郡守和刺史,甚至上到中央,拜相封侯!
在社會上,婦女可以全面進行各行各業,同工同酬,可以註冊當老闆,真正做起老闆來,財權可歸她們。
給予婦女更多的保護,如果她們生育,要求不得解聘,還要給予假期。
不過,在男女平等和一夫多妻的問題上沒有觸及,只是宣佈當婦女參與官府事務時,萬一與夫權、家權產生衝突,則以國家為重,屬於她個人的財產,可受官府保護。
這道旨意的發出,是由華歆上奏引發的。
青武三年,是科學技術經歷多年的耕耘,大爆發的一年,除了火車和蒸汽船的發明,在帝國的“噴氣推進實驗室”中,世界上第一臺蒸汽織布機問世。
按孔老夫子的“學而時習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求的中央大員們去過考察,皇帝是要求他們必須瞭解最新的科學技術發展。
他們當中,積極向組織靠攏,去好好學習的大元吏部尚書華歆敏銳地發現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與以前相比,對體力的要求大大降低,靠的是技術和智慧,必可緩解目前大元勞動力短缺的情況。
帝國是皇后當家,華歆諂事皇后,大拍皇后馬屁,上書曰有必要授予婦女更多的權利,普通的女人可以參政議政,當老闆。
奏摺到得內閣,內閣大員們,加上列位大學士、各部尚書,袞袞諸公看後人人面容古怪,私底下把華子魚(華歆的字)罵個狗血淋頭,痛罵華子魚是豬油蒙了心,害(男)人不淺!
他們能公然反對嗎?
不能!
如果說女人不如男人,由后妃組成的中央執政團隊和地方(實習)行政團隊已經把這種說法擊得粉碎;
社會上不斷出現的女掌櫃和女工展示了她們的實力;
不分男女的全民義務制教育為婦女的素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所以大臣不能反對,不過,華歆上書是建言,不屬於必定答覆的奏摺,因此所有看過的大臣均是不置一詞,不給意見!
奏摺到得後宮,蔡皇后看過後,留中不發。
等皇帝回京,蔡琰翻出華歆的奏摺給皇帝看,緊張地看著他的反應。
李亦奇僅僅說了一句話“是時候了”,蔡琰明白他的意思了,於是發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