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防禦為主!
說回橫水關,橫水河像一個壓扁的飛字,橫水關在飛字的裡面,防著那面的敵人。在飛字的這一面,也就是秦國國土裡,往北有更多關城,那些地方都是久戰之地,尤其直面北面的那些關城。
跟那些關城相比較,橫水關這裡的情況稍稍好上一些。
三水關和離別關面對的敵人是安羅族兩個王國。橫水關這裡的主要敵人是安西族。
同樣是部落民族,同樣是馬背上的民族,可是安西族更加兇悍。
背面有廣闊草原,還有無邊森林,只要肯跑肯走,總能尋到食物。安西族這裡的情況有些不同,繼續往西是高山,特別高,適合耕種的地方很少,適合放牧的地方也不多,為了生存,他們不得不向外擴充套件疆土。
好在還有個蔡國,在這一片地方,蔡國才是對抗西域各族的主戰力。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蔡觀行才無力北上。
這一片神奇陸地,不但是秦關中憤恨著生不逢時,蔡觀行也是感慨著造化弄人。
可要是給別人來看,現在的這種局面,完全大家自己造成。假如現在還是大周帝國,這一片疆域全是周國領土,哪還有這麼多邊境需要駐防?
煉獄關起似乎特別大,範圍特別廣,從南到北,連上西面關城,是好大一個不規則的半圓,將敵人擋在半圓外面。
橫水關處在半圓邊境西面,從潘五這裡計算,應該算是最西面的關城。
經過一夜休息,又有大半個白天的趕路,終於在下午兩點的時候跟渡口守兵會合。
渡口有南北兩個兵寨,各有騎兵巡查周圍情況。先鋒軍遇到了北兵寨的巡邏騎兵。
亮出名號,有騎兵快馬回去通告訊息,另有騎兵跟先鋒軍一起西行。
等他們趕到北兵寨的時候,迎面跑過來十幾騎,為首是個大鬍子偏將。
兩幫人很快碰面,大鬍子將軍拱手道:“橫水關北兵寨陶忠見過潘將軍。”
潘五趕忙跳下馬車:“潘五見過陶將軍。”
陶忠也是翻身下馬:“潘將軍客氣了。”
瞧他樣子是想說些客套話?潘五趕忙問:“橫水關怎麼樣?”
“大批賊軍圍在關下,不知道潘將軍這次帶了多少兵將過來?”
潘五說:“只有我的先鋒軍。”再問:“方便過河麼?”
陶忠想了下:“邊關戰情緊急,我就不留你了,走,咱們現在過河。”說完騎上戰獸。
潘五沒有回到馬車上,招過來小小白,騎上去跟陶忠朝河岸走。
再往西走,見到計程車兵開始增多,沒多久見到高大兵寨,潘五讚歎:“真夠雄偉的。”
陶忠說:“這裡是橫水關二十萬將士的最後防線,實在不敢疏忽。”
有陶忠帶路,兵寨馬上大開寨門,從這裡一直往前有條大直到,大略有五百多米遠,盡頭是一座大木橋。
不親眼看到,實在想象不出一座木頭橋也能建的這麼雄偉,又高又大很是壯觀。
潘五就又感嘆一次。陶忠說:“別看是木橋,可是許多名煉器大師的傑作,我這座橋,還有南面那座橋,你就是用火都燒不掉。”
“火燒不掉?”潘五有些疑惑,那還是木頭麼?
陶忠解釋一下:“如果呼呼猛燒,肯定會燒壞,如果是一般打仗,有火箭射到橋上,輕易不能起火。”
潘五哦了一聲。
現在他在隊伍牽頭領路,看了會兒大橋,問陶忠:“現在可以過去?”
陶忠拱手道:“陶某有職責在身,就不陪將軍過橋了。”
潘五趕忙說不用,回頭吩咐一句:“過橋。”
木橋很寬,並排能走三輛馬車。如果這裡不是邊關,單憑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