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雲蒸霞蔚中,只不過是一小團傘狀的模模糊糊的“蘑菇”,像從槍口延伸過去的目標,初始清晰最後模糊,而那正是優秀射手最佳的瞄準景況。只需射手輕輕地扣動扳機,給子彈一個機會,目標瞬間即會被擊中。

於繼成仍然不聲不響,瞪大了雙眼,目光如炬。挺直了脊樑,上膛的子彈一般,引而不發。勢險節短,靜候發機,任憑山風起伏,我自巋然不動。那一瞬間,於繼成只覺得父親的大手再次撫摸在自己的肩頭,全身充滿了巨大的力量,胸中激盪著百萬雄兵。他融入了茂密的林海,化成堅硬的岩石;又突現挺拔,驕傲地把山峰踩在腳下。他忘記了周圍的一切,忽略了自然,忽略了旁邊的排長馬千里,忽略了被將軍們帶走而僅剩獨苗的“將軍松”。

馬千里有些看呆了,他不敢相信站在身旁一步遠的於繼成,是一名只有十六歲的新兵。那永遠也曬不黑的臉龐透著俊朗的堅毅,松樹一般的身體挺立著不屈的倔犟。也許那個要帶走最後一棵松樹的人就是他吧?馬千里發自內心的慨嘆,越發對連長和指導員的“小人”做法感到憤怒。把這樣的人才,壓制在菜班養豬種菜,簡直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實在太可惜了。可誰又能把子彈一般的軍人壓制住呢?誰又能阻擋這吞併日月的氣勢呢?

“繼成,你說說我們這次和特種大隊的比武到底誰贏了?”

看於繼成半天不說話,馬千里覺得好沒面子。於是明知故問,其實心中早有答案。也算是賣弄個機巧,不想流露出對部下的崇拜。為了體現一把當官的博學和尊嚴,不惜破壞眼前人與自然的最佳結合狀態,引出一個簡單而又略顯玄妙的話題。他的年齡大,還是一名飽讀兵書戰策的軍官,在連裡乃至全團的學歷最高,平時通常以“儒將”自居。這會兒的氣勢完全被壓住,居然在自己的兵面前,表現得官不像官,兵不像兵,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確實好生尷尬,甚至有些多餘,呆看了半天,居然不知道把於繼成拉山上來是啥目的。

“無所謂輸贏,比賽就是比賽,永遠替代不了實戰。”

於繼成終於說了話,收住飛下山去的渴望。簡單的一句話,把馬千里想了幾天的詞全部涵蓋。

馬千里覺得有些憋屈窩火,一名排長領著戰士出來談心,還是一名小新兵,應該算作級別不對等的談話,領導自然有一種高高在上向下俯視的氣派。不承想,這不對等的態勢確實出來了,卻是倒過來的,結果成了排長不如小新兵。

於繼成還沒有狂到連排長都不放在眼裡的境界。在他一個新兵的眼中,馬千里是合格的排長,並不是大部分人印象中的誇誇其談之輩,對於軍事戰爭的理解領悟,在步兵六連在步兵第809團也是無出其右。馬排長想的問題都是超前的,甚至六連的官兵想都不敢想的他也在想。也許離經叛道者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傲氣,很難讓人理解,即使做作地故意屈尊,故意和下屬打成一片,也抹不去那一身的狂傲,恃才傲物說的就是這種人。所說的天才,基本都是在這種人裡湧現。某些狂人,也可以歸屬此類。

兩個狂人碰到一起,未必等於狂上加狂,某些時候會將兩個“狂妄”變成一個理智。在和特種兵比武的問題上,兩人很快達成了共識。也讓馬千里覺得這次談話有了進展,至於進展到什麼程度,能不能說服於繼成就很難說了。畢竟這個新兵比老兵比干部還有城府,是那種天生的睿智軍人。畢竟勸說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每一個勸說者都必須掌握被勸者的內心,掌握勸說的技巧。某種意義上說,勸說別人,不如說是勸說自己。就像老師教學生,教別人的同時就是提高自己的過程。

第二十章 傾訴(3)

“說得對啊,我一直在想,我們在基礎訓練,尤其是單兵訓練並不亞於特種兵,我們是程式化的按部就班的訓練模式,每個單兵幾乎被統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