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興曾是淡水廳同知,對大安溪的地形很是熟悉。南勢裡是火炎山山腳的一個村子,從渡口過去,要經過五條河流。這一帶水盛時,溪流湍激,普通橋樑根本經不住水流衝擊,過河全靠擺渡。每每大雨過後,行者必須等上數日,水退之後才敢渡河。
“沒事,明軍副爺們說了,這些河上全都要架橋。”後生笑著一指江上的鐵架子,“看到嗎!這就是什麼架橋的機器,大人們說用這玩意造出的橋相當堅固,水勢再大也不怕。”
“水勢再大也不怕?!”
張仲興一驚,大安溪漲水的時候,水勢特別兇猛,河道又將近兩裡寬,這明匪真能造出不怕洪水襲擾的大橋?
就在這時,火炎山方向又傳來“轟轟”的爆炸聲。
看到張仲興、張龍潭一臉緊張的樣子,後生笑著告訴他們,這是在開山取石,壘築堤岸的石頭全是從那採石場運來的。
車隊在大安溪邊逗留了一會兒,過河的小車漸漸變得稀疏。
“快啊!抓緊時間過河。”日南村聯防隊的巴則海開始咋呼起來,“等會兒又要來一隊小車。”
河對面是一座兩百多米高的鐵砧山,山北面成懸崖,直插大安溪畔,其它三面的傾斜度均在45度以上,外形好似鐵匠打鐵用的鐵砧。
車隊很快就走過棧道,到達鐵砧山下。
大安溪南岸也是一片繁忙,無數的民工忙著修築一條通往海邊港口的大道。
看看大安溪兩岸幹活人的足有五六千之多,再算算每人一天一銀毫,還有吃的喝的,物資的消耗,一天就得靡費數千兩銀子。張仲興不由生出一絲疑惑,這明匪入臺之初,還未曾撫定民心,就靡費巨大的財力物力,忙著架橋鋪路,到底有何居心?
站在大安溪邊,他眺首遠望對岸,遠處的大山在夕陽的照射下,宛如一團燦爛的火焰。火炎山地質由礫石、紅土、砂土所組成,由於土質鬆軟,經風雨侵蝕,礫石沖刷堆積、草木不存,形成一片赤地岩層。
張仲興心說,莫非這火炎山有什麼秘密不成!
這還真讓張仲興猜對了。
後龍溪與大安溪之間的西部海岸有一條油氣帶,這就是被地質專家譽為臺灣最有希望的鐵砧山油氣田。在此油氣田中,有兩大背斜構造互成雁行平行排列,水平斷錯約2公里,在南者稱為鐵砧山背斜,在北者稱為通霄背斜,背斜褶曲平緩,軸向皆為北北東,總共長度不超過15公里。穿越團隊根據雷念平獲取的資料,在火炎山腳下的南勢裡選取了兩個點,作為鐵砧山油田一號井、二號井的鑽探目標。
圍牆內的那塊很大的空地現在用來穿越、堆疊從原時空運來的鑽井裝置、化工裝置,未來將建設的化工園區。基建兵團出動了一千人,另外苗栗縣政府還動員了五千民工一齊上陣,希望早點修通直達南勢裡的大路,把鑽井機送到預設的鑽井位置。
天色已經不早了,車隊順著官道繼續向南,五里外就是今晚的宿營地大甲。
大甲離大安港只有八里地。大安港舊稱“海翁窟港”,乾隆末年,大安港成為臺灣中部重要移民登陸口岸,其貿易發達,為大安港鼎盛期。
在清朝中晚期,大甲是臺灣中部的重要據點,駐有大甲巡檢,北路協中軍守備。每每臺灣發生動亂,只要控制住大甲,就能控制檯灣南北通聯。
明軍拿下大甲之後,就把大甲城堡作為苗栗縣縣治所在,並派了一個連的守備力量。
大甲城堡是在道光年間才建成的,以鎮瀾宮為中心,共有四座城門,城牆用的是大甲溪河床的溪石,外面再用石灰、黑糖與米餅混合成漿塗刷,周長五百一十丈,高二丈
車隊在大甲土城外的一家客棧停了下來。
張仲興等人剛剛住下,夜幕就開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