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能看出,宋汐月非常有心機,且心比天高,一直百般討好小公子張堯。
只是世事無常,她父親拖了她後腿。
即便以後想當張堯的通房丫鬟都不可能,夫人不會允許。
但如果她成為侯府小姐的陪嫁丫鬟去了別家就不同了,別人不見得知道她的底細。
姜氏越想越覺得不寒而慄。
不行!等自己離開侯府前,一定將此事告訴給夫人。
雪停後,侯府忙碌起來。
世子夫人每日都在準備年禮,要趁年前送去各家。
城外莊子上也送來豬羊雞鴨鵝魚與各種菜蔬,將廚院塞的滿滿當當。
這幾天,長安每天都能吃到新宰殺的豬肉羊肉,有時還有雞肉魚肉。
接著就是過年了。
侯府各處屋子廊簷下掛上紅燈籠,門上貼了福字。
長安還剪了窗花貼在琉璃窗上,又剪了好多送給張雨嫣與張堯。
偶爾看到宋汐月,發現她很是沉默,但做起事來格外伶俐,很得張雨嫣的喜歡。
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張雨嫣邀請長安出去看花燈。
這天也是天子與民同樂的時候,所以張雨嫣帶著府裡一眾姐妹逛到宣德樓那邊看儺戲。
隨行的還有不少丫鬟小廝。
長安身邊是蓮心與小菊,她倆是第一次出府看燈,簡直高興壞了。
京城的朱雀街很寬闊,但今日道路兩邊搭滿棚子。
棚子邊掛滿各色燈籠,有兔子燈大象燈芙蓉燈八角琉璃燈等等。
這些棚子要麼是賣燈的商家,要麼是哪個府邸供自家女眷歇腳的地方。
長安一路看過去,忽見遠處鑼鼓喧天,有一大隊藝人穿戴奇異服裝邊唱邊跳。
有些漢子在這麼冷的天氣還袒胸露腹,將自己身上披掛的綵帶朝路邊小娘子們丟去,惹得驚呼連連。
一陣擠擠攘攘之後,長安發現自己與蓮心小菊失散了。
因個子矮,墊起腳尖也只望見成年人的後腦勺,根本瞧不見張雨嫣她們在哪。
長安先有點急,很快又平靜下來,慢慢往前走著。
遇到賣花燈的,她還上前買了一盞蓮花燈提在手裡,看到賣糖葫蘆的,她就買兩根,邊吃邊走。
她沒有急著找人,而是哪裡人多往哪裡去。
因為越是行人稀少的地方,越是危險。
就這樣,她來到一個巍峨的城門樓前。
許多人都往樓上看,長安也看,就見城門樓上華蓋如雲,有不少人站在那裡,玉面桃腮,如同錦繡堆成的花朵。
“喂!你手裡是什麼?”一個童稚聲音響起。
長安扭頭,就見一個五六歲粉嫩男孩子站在身後,忽閃著大眼睛望著她手裡的糖葫蘆。
“糖葫蘆啊,你連這個也不認識?”長安還是第一次遇到不認識糖葫蘆的孩子。
男孩急了:“誰說我不認識了?我就是想問問你在哪裡買的!”
“哦。”長安打量一下男孩,又看了看周圍,估摸他也是跟人失散了。
這孩子頭戴玉冠,身穿錦繡小袍子,腳上是鹿皮鞋,連腰帶也是玉扣。
看樣子,他是個世家子,而且品階不低。
“你想吃嗎?這個可以賣給你。”長安將糖葫蘆遞過去:“十文錢一串。”
孩子也沒客氣,接過來就咬一口,含糊道:“等我隨從過來,就拿錢給你。”
這時,又有一隊舞魚龍的隊伍過來,後面還跟著很多人。
長安趕緊將小娃娃拉住,省的他被人擠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