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藥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鑑定: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藥化學成分】:
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oxide,Arsenousacidanhydride,As2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O3。紅砒是除含AS2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矽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藥化學鑑定】:
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昇華(As4O6)(純品1371昇華)生成。(1)取少許上述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滴,產生黃se沉澱。(2)另取上述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se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鑑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痺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痺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luan,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金剛石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藥曾流行在義大利豪門之間。
夾竹桃,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片葉子,全身有毒
烏頭
毛莨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佈。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藥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為: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臟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為: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這好像都是些廢話)
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託品鹼可緩解心臟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藥。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
古時的標準軍用毒藥,塗抹兵器,配置火藥,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