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同樣交待,還煩請大人騰出城中的官庫。接下來,朝廷會陸續補充一批武器糧食抵達秦州,希望知府大人也能儘快安排。”
這兩個即刻傳達的命令,讓呂大忠跟李浩心中驟然一緊。兩人都可謂一方大臣,很明白這封營跟啟用官庫,大多意味著這裡怕是有一場大戰來臨。
相比以前朝廷每次大戰,大多都是由知州下達戰備動員令。此次這個欽差大臣,卻反其道而行之,先偷偷摸摸進駐到秦州城外不說,還將秘密保守的如此嚴密。
其用意何在,兩位官員自然心中有數。只是這樣一來,他們此次慣例的軍政議事,只怕沒有舉行下去的必要。真要大戰一場,整個秦鳳路都會動起來。
更何況,這位欽差大臣即是朝廷的郡王爺,又擁有節制秦鳳路跟永興軍路的軍政大權。別說他們這些一城的文官守將,就連上面的知州跟節度使們,此次也難免要聽從這位郡王爺的調令。
想到這兩個方向更多針對的番邦,呂大忠有種感覺,朝廷今年怕是要對西夏動手了。只是前段時間,西夏剛派出一支使團進京,怎麼轉眼就要大戰了呢?
越想越覺得糊塗的呂大忠,相比表情有些凝重的李浩,他則知道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以往每年面對番邦騎兵入境劫掠,他們更多隻能據城於守。
此次朝廷終於要動手,意味著他們這些統兵將領,就有機會建功立業。若是能取得一些大勝,單單功勞跟賞賜都能讓他們,這些邊軍將領享用一段時間了。
當然要是戰敗,他們這些將領還是要承擔責任。不過,習慣富貴險中求的武官們,都渴望上陣殺敵,而非躲在城裡看那幫番邦騎兵禍害邊城。
清楚這些傳達密令的禁軍,還在等著自己同行前往,去會見那個欽差大臣。呂大忠很快返回議事廳,直接將有資格出席此次議事的武官全部帶走。
至於其它覺得事情還沒談完的官員,也不明白這些武官將領,怎麼都離開了?可看到回來的知府,一臉無動於衷的表情,就知道秦州將有大事發生。
可到底會發生什麼大事,這些官員卻一無所知。已然被下達了禁口令的李浩,自然不敢隨意將這種軍機大事給洩露出去。若是因為一時口快,導致欽差有理由處理他,那真的太冤枉了。
那怕身處邊境重城,李浩多少還是聽過一些有關這位巴蜀郡王的事情。前次江南官場地震,主導的就是這位深受兩宮寵愛的郡王爺。
此次皇帝趙煦不但給予其節制,調動兩路文武官員的大權,還賜其先斬後奏的大權。若是不想落個被先斬後奏的下場,最好的辦法就是多做事少說話。
相比其它大臣擔任欽差大臣,他們這些同樣有後臺的文官,還可以對欽差大臣形成一定的牽制。碰到這種皇室郡王,還是受兩宮寵愛的那種皇族成員。
真被對方找到理由,將他們先斬後奏,只怕死了也就白死了。這種直接體現到生命上的威脅,豈是李浩這種知府敢隨便無視的?
而且從那些禁軍帶來的兩道命令,李浩深知這是一場大戰來臨前的準備。至於要對那裡實施作戰,看這情形怕是西夏無疑。
這個只有狠狠打一次,才會長教訓老實的番邦,在李浩看來狠狠收拾一下也好。省的每年,這幫西夏人也跟著吐蕃湊熱鬧,搞的整個秦鳳路邊境風聲鶴唳。
做為接壤兩個番邦之國的秦州,一直以來也是深受遊牧騎兵南下的重災區。導致朝廷在此設立的茶馬司,一到深秋時節都生意清淡。
這對依賴茶馬交易收取稅收的李浩而言,自然希望邊境越穩定越好。只有邊境穩定,來此做生意的商販才會多,他這位知府所能收到的稅銀也會多。
衙門有了錢才能好辦事,而且這也是考核官員政績的一項標準。雖然他現在貴為一城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