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西夏交換來的上萬匹戰馬,按照趙煦的命令。全部送到與遼國接壤的部隊,讓那裡的部隊,開始陸續組建騎兵千人隊。
為何不將這些戰馬,送到趙孝錫的騎軍部隊。原因很簡單,騎軍今年繳獲的戰馬,本身數量就不少。一下子,用不了這麼多戰馬組建騎兵。
將這近兩萬匹戰馬,下放到邊境那些邊軍手裡。騎軍需要擴建的時候,可以從這些邊軍組建的騎兵中,挑選精銳騎兵補充兵源。
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趙孝錫自然更願意,讓朝廷將這些戰馬全部發放到下面的部隊中。有了這麼多戰馬,趙孝錫相信宋朝的騎兵質量,也會慢慢的提升起來。
同樣的事情,在各國面對大雪降臨,開始進行冬休之時。三國受到戰亂的部落,面對糧食物資短缺。在得知與宋朝接壤的地方,能夠以戰馬換取糧食跟物資後。
最終都將國家禁令無視,透過趙孝錫派出的鏢師商隊,在邊境跟這些遊牧部落的騎兵。進行秘密的戰馬換物資生意,不斷充實著宋軍戰馬的數量。
只要有戰馬,宋軍中騎兵的人數就會不斷增加,這點趙孝錫放心地交明白。相比番邦各國遊牧民族愛馬,飽受欠缺戰馬之苦的宋軍,同樣珍惜這些難得的戰馬。
有了戰馬就能組建騎兵,就能不斷訓練出精湛的騎術來。將這些戰馬分配到邊境諸軍中,騎軍明天的擴張,也可以優中選優,保證騎軍的戰鬥力不會因擴編而受影響。
這種謀略跟佈局,短時間也許看不出什麼效果。可隨著戰馬數量的增多,將來大宋真的發起動員時,這些散落各處的騎兵一匯總,相信會讓番邦各國都震驚。
宋朝有了騎兵,配上精銳的步兵,攻防兼備的宋軍。以後在對抗番邦騎兵時,也不用單純的靠步兵去拼騎兵。這種軍力的提升,對宋朝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看著邊境的局勢趨於穩定,趙孝錫也命令精挑細選出來的七千騎兵。帶上那些戰死騎兵的骨灰,踏上了返回成都府的道路。
儘管抽走了不少秦鳳路跟永興軍路的邊軍騎兵,可有了韓安康留給他們的戰馬。兩路的邊軍騎兵數量,非但沒有減少反倒都略有提高。
除了精銳騎兵,都選擇加入騎軍這支天子親衛騎外。邊軍中要選撥擅騎之士,並非一件太難的事情。
面對這位欽差大人,來一次挖走邊軍不少精銳,又送出戰馬這份大禮。邊軍這些統兵將領,都不好多說什麼。
相反今年兩路的邊軍將領,都得到了朝廷的嘉獎。因為相比往年,他們給朝廷丟臉。今年胖揍西夏一頓的戰功,趙孝錫這位欽差大臣,也沒忘替他們請功。
那怕很多守城將,今年連敵騎的影子都沒看到。可一個保護邊民有功的功勳,還是讓他們得到不少的好處跟獎賞。算是真正欠這位郡王爺,一個大大的人情啊!
第二卷 第一百七十章 撤軍瑣事
來時騎軍不足五千人,返回的時候卻七千有餘,實力未降反而有所提高。那怕在此次與西夏騎兵對決的戰役中,還付出了近兩千人的傷亡。
至於往年屢受騷擾的百姓跟邊軍,今年死傷的人數更是大大降低。儘管消耗了朝廷用於備戰的糧食,可邊關的百姓今年,終於能過上一個安心的大年夜。
除了佈置在過關的武衛,還有潛伏在這裡的布衣閣探哨,出於警戒原因沒法返回家中與親人團圓。其餘選定的騎軍將士,也開始陸續接受邊關軍民的感謝,返回騎軍駐地成都府。
看著老百姓灑淚送行騎兵將士,這些百姓也第一次感受到,老百姓對於軍人家崇拜之情。相比往年老百姓,總指責朝廷養的邊軍酒囊飯袋,今年這種指責卻沒有。
儘管忙乎了近三月,可邊城的官員還是士兵,都能感受到那些收留進城居住